本文目录:
十二月十五日夜古诗
最佳答案:
与“十二月十五日夜”相关的古诗主要有以下几首:
# 《十二月十五夜》——袁枚
- 原文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 赏析:这首诗首二句“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以“更鼓”“人声”的一急一绝形成对照,借助“沉沉”“渐渐”四叠字,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更深人静的过程。后二句“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写诗人吹灭灯后,因窗外明月高悬、大地满雪,窗子反而显得更明亮,准确地表现出诗人映雪赏月的独特感受。全诗简洁晓畅、清新可喜,形象地写出了夜之静,雪之明。
# 《翠楼吟?十二月十五日夜》——董祐诚
- 原文
梦冷金蛾,霜侵素魄,天涯岁华如许。团圞如有意,应怜到、残年情绪。流光难驻。意下九初三,离痕重数。圆期误。一回相见,一回迟暮。
几度。楼上人归,绕亚阑清影,玉奁同赋。经年烟月恨,恰并做、今宵悽楚。韶颜留取。待宝树飞花,华灯催鼓。春三五。夜寒人倦,莫忘眉妩。
-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写十二月十五夜的景象与词人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又带有淡淡愁绪的氛围。以明月为引,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些许期许,情感细腻而深沉。
# 其他相关古诗
- 《臈月十五日夜徐州洪对月》——刘崧:“徐州洪上月团团,浪打孤舟客影寒。料得人家今夕语,一年十二度相看。”
- 《腊月十五夜月和子约》——皇甫汸:“清光十五度,此度倍堪怜。再满应同夜,重看却异年。”
- 《腊月十五夜待月其二》——皇甫汸:“冬月沉轮空夜阑,绮窗华烛自凝寒。春来依旧清光满,只恐催人不耐看。”
- 《腊月十五夜》——申涵光:“空堂月出夜如烟,笳鼓风高雪后天。幸有好怀应尽醉,重看月满是明年。”
描写夜色的几行小诗
十二月十五夜 袁枚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夜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寒食夜 韩偓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小夜曲
海子
以前的夜里我们静静地坐着
我们双膝如木
我们支起了耳朵
我们听得见平原上的水和诗歌
这是我们自己的平原,夜晚和诗歌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
只有我一个双膝如木
只有我一个支起了耳朵
只有我一个人听得见平原上的水
诗歌中的水
在这个下雨的夜晚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
为你写着诗歌
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原和水
这是我们共同的夜晚和诗歌
是谁这么说过 海子
要走了 要到处看看
我们曾在这儿坐过
急求古诗:山居来诗.十二月十五夜.春宵..
《山居来诗》没听说过,送上一首王维山居秋暝,其它两首见下: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十二月十五夜
作者: 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春宵
作者: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阴】月光被微云遮拦投下的阴影
【歌】歌曲
【管】笙箫
【细细】声之清也
【秋千】彩绳系索,悬于架上,女子坐板,用手推送于空处以为戏。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
月照一天白
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诗一开始,先营造更深人转静的气氛,「更鼓」、「人声」的一「急」一「绝」,自然形成对照,而更深人静的过程,也从「沉沉」「渐渐」两对叠字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来。
吹灯窗更明,是因为夜空正高悬朗月,大地又洒满白雪,末句不言雪而雪自见!诗人这时,大抵正在深深享受映雪赏月的情趣吧。
- 上一篇: 朝服衣冠的读音(朝服衣冠的意思)
- 下一篇: 古诗中鸟的意象(鸟字在古诗文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