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习知识 > 正文

【已解决】元宵节有哪些特别好的诗词?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3-04-27 04:24 342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元宵节有哪些特别好的诗词?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时候的古人还沉浸在年味当中,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诗言志,歌咏言,今天复有诗书带着带着大家来看看古人笔下的元宵佳节。这15首古诗词,每一首都值得记忆和背诵。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杨广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元夜》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怎样消得此良辰。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

      《解语花·上元》

      宋·周邦彦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灯市行》

      南宋范成大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

      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

      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

      酒垆博簺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 

      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

      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怎样消得此良辰。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夜的月光是否格外温柔呢?你的元宵是怎么度过呢?约上三五好友赏灯吃酒,亦或是把相思寄予月光?

      辛弃疾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些人,总是要等才能撞见,而最让人向往的不也是那一回眸的惊喜。

      元宵,于漫天花火之间遇上意中人,正是这个节日最动人之处。

      这古人的15首至美元宵诗词是否勾起你的情绪了呢?反正小编通读一遍是觉得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今晚不加班,早早得去哪故宫门口溜达一圈,赏灯见人,说不定也能遇见意中人呢。

元宵节有哪些特别好的诗词?

      诗歌,正如这个好听的名词一样,既有诗的精炼的语言和谐美的音韵,还有歌的节奏韵律,诗歌将文字美与音乐美融于一身。作为诗歌中的巅峰,唐诗将这两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唐诗都可合以声律,被之管弦,用来演唱这也是诗歌的艺术体现。

      除过诗歌的艺术性之外,诗歌还集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如“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这两句诗,出自《正月十五夜灯》一诗,描写的是元宵节繁华热闹场景。

      为什么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元宵节场景呢?从这首诗的诗题就可以知道。这首诗的诗题为《正月十五夜灯》,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从“帝京”二字也可知道,诗人所说的地点正是唐代都城长安。

      张祜的这首《正月十五夜灯》,总共四句,原诗是这样写的: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张祜,唐代诗人,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张祜生性喜爱山水,早年纵游淮南,曾写下名句“人生只合扬州死,神智山光好墓田”。张祜足迹所到之处,往往题诗作赋,这首《正月十五夜灯》正是张祜在长安城体验了元宵节的盛况后,写下的诗篇。

      开篇两句大意是说: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从诗意来看,这两句描写的是长安城内的元宵节景象。

      “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意思就是说在元宵节夜晚,很多人都出门去观看花灯了。“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正月中旬”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长安。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之为“宵”,所以称之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用挂灯、打灯、观灯的方式来庆祝元宵节,其实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汉代,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所以每到正月十五,人们都会在这一天用闹花灯的形式庆祝节日,所以花灯也成为了元宵节最显著的特征。

      闹花灯的习俗兴盛于隋唐。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花灯花样繁多,唐代的经济十分发达,出现了大量装饰性质的灯具,如枝灯、灯树、灯笼、灯楼、走马灯等。

      其中枝灯是在前代枝型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匠人们根据树的形状来制造灯架,最后依托枝干形成分枝。当夜幕降临,枝灯火树银花,花灯灯光璀璨,流光溢彩,极为壮观,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重要节日。

      尤其是在天宝年间,朝廷正式下诏,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元宵节期间“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意思就是说在元宵节期间可以燃灯而且还取消了宵禁。于是,长安城的元宵节的夜晚成为了火树银花、灯火通明的不夜城。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

      对于唐代都城长安元宵夜的盛况,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旧唐书》:“胡僧婆陀请夜开城门。燃灯百千炬。三日三夜。皇帝御延喜门。观灯纵乐。凡三日夜。”于是唐睿宗便在上元夜作灯轮,燃五万盏灯,欢度佳节。

      而唐玄宗时的观灯规模超过了睿宗,他登上勤政楼观灯作乐。自唐玄宗之后,每逢元宵节,长安街头上的灯树、灯楼花样翻新、百戏节目也标新立异。

      唐代有很多描写长安城元宵节灯光的诗歌,如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一诗中的“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李商隐《楚宫》一诗中的“怎样一柱观,不碍九枝灯”等,这些诗歌描绘了元宵节欢乐的节日气氛,透过诗歌也让人们看到了长安夜晚的繁荣。

      后两句“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三百内人”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连袖舞”是指一种舞蹈。“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

      这两句大意是说:无数宫女尽情地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这两句极言元宵节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从诗意来看,描写的宫廷内人们欢度元宵节的场景。

      其实在唐代,不光是诗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歌舞活动在唐代也是十分盛行的,歌舞艺术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歌舞活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连普通的送别也会有歌舞相伴,如汪伦送别李白时,就以踏歌的形式相送。

      元宵节也会举办歌舞活动,当时节日中盛行民间自娱性歌舞《踏歌》和泼水歌舞《泼寒胡戏》。宫廷曾经组织“与民共乐”的元宵佳节盛大活动,几千人参加《踏歌》舞蹈,人们载歌载舞,连续3日,盛况空前。后来,每遇朝廷举行大典时,宫廷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叫“赐酺”,其实也是一种歌舞。

      唐代舞蹈进入鼎盛时期在大唐盛世的天宝年间,李隆基酷爱音乐舞蹈,他对音乐和舞蹈的研究应该是最深入、最精通的,他精通吹拉弹奏各种乐器,而且还会编舞。乐舞《霓裳羽衣曲》就是李隆基编排的。后来,这首《霓裳羽衣曲》成为了唐代舞蹈中的经典曲目,每逢宫廷盛会,都会有《霓裳羽衣曲》的翩翩身影出现。

      而张祜的这首诗,看似是一首再也普通不过的元宵节诗歌,但是透过诗句,我们能领略到唐代长安城的繁荣气象,诗中对长安城元宵节的描写,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式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全诗将长安城街道上人声鼎沸、热闹繁华的场景以及宫廷内欢度佳节的气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纵观全诗,诗人笔下的元宵节场景精彩纷呈:长安城内,街道上人声鼎沸、华灯璀璨,热闹繁华,人们在街道上尽情地观赏着华灯,尽情地体验着节日的欢愉,人们乘兴而来、尽兴方归;宫廷内则是万灯齐明,歌舞升平。

元宵诗句?

      关于元宵诗句有:

      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出自明代王守仁的《元夕二首》

      2.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

十首元宵节古诗?

      

      1.《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2.《元宵》

      宋·王镃

      柳院春归雪未干,试灯歌巷月痕寒。

      懒随翠影红香走,自买梅花插烛看。

      3.《元夕观灯诗·其一》

      明·杨士奇

      春到人间夜不寒,银灯金烛映华阑。

      太平处处清光好,第一蓬莱顶上看。

      4.《元夕·火树银花巧斗明》

      明·汤珍

      火树银花巧斗明,笙歌声沸满春城。

      月华西转星河澹,犹有香车取次行。

      5.《元夕》

      明·谢榛

      此夜欢游白昼同,六街车马度春风。

      丝簧声动仙人馆,灯月光连帝子宫。

      6.《元夕·寒星万点御香飘》

      宋·陈世崇

      寒星万点御香飘,和气潜回积雪消。

      盈耳嵩呼声不绝,熙熙春意入箫韶。

      7.《元夕》

      宋·释斯植

      满眼春光万物华,小桥杨柳近人家。

      谁将上下楼台月,化作金莲一夜花。

      8.《元夕》

      元·吴师道

      柳台梅巷锁春晴,酒思灯光负赏心。

      听彻宣和太平曲,独看明月到更深。

      9.《元宵雪》

      宋·胡仲弓

      灯火楼台白玉铺,这般禅瑞不如无。

      谁能断取维摩手,画出元宵踏雪图。

      10.《元夕独坐》

      宋·王柏

      颇闻灯火闹荧荧,何似书窗一点青。

      尚喜今年民意乐,一般箫鼓两般听。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