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清溪行赏析(03/30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30 23:02 3

清溪行赏析

清溪行赏析

 最佳答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秋后,当时李白游历池州(今安徽贵池)。池州以清溪和秋浦沿岸的风景著称,清溪的清澈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作品原文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内容赏析

      - 首联:“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直接表达清溪带给诗人的内心感受,突出其水色的独特清澈。

      - 颔联:“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通过与新安江的对比,进一步衬托清溪的清澈见底。

      - 颈联:“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溪比作明镜,两岸群山比作屏风,生动描绘了清溪的清澈与周围景色的和谐之美。

      - 尾联:“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以傍晚猩猩的啼声营造悲凉的氛围,表达诗人远离家乡、思念家乡的孤寂与落寞,以及胸怀济世之才却难以施展的抑郁悲伤之情。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全诗将清溪的清澈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创设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

      - 衬托手法:通过新安江的清澈来衬托清溪的更清,使清溪的特点更加突出。

      - 比喻生动:以“明镜”和“屏风”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清溪的清澈与周围景色的美丽。

      《清溪行》通过描写清溪的清澈景色,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同时流露出他因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以及怀才不遇的孤寂与落寞。这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是李白抒情诗中的佳作。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