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习知识 > 正文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赏析(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寒字应怎样..)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7 13:20 5

本文目录: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赏析

 最佳答案: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两句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

      从字面意思来看,“晓镜但愁云鬓改”描绘了女子早晨对镜梳妆,看到自己如云的鬓发发生改变,或许是因为忧愁而出现了白发,或许是因憔悴而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一个“愁”字,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哀伤。“夜吟应觉月光寒”则是诗人想象对方在夜晚独自吟诗,清冷的月光洒下,会让她感觉寒意侵人。“应觉”二字表明这是诗人的揣度,体现出他对女子的深切关怀与了解。

      从情感表达上,这两句诗生动展现出因分别而带来的痛苦与思念。女子清晨梳妆,本应是展现美好容颜之时,可她却满心忧愁于自己容颜的变化,这背后是对爱人的深深思念,时光流逝,容颜渐改,而爱人却不在身边,这种孤独与无奈让她痛苦不堪。诗人想象女子在夜晚吟诗,在寂静的氛围中,月光的寒意不仅仅是身体的感受,更是内心凄凉的映射。两人因不能相见,都在各自的时光里饱受相思之苦,一个因愁容憔悴,一个因思念觉寒,感情深沉而真挚。

      从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技巧。“晓镜但愁云鬓改”是实写女子的状态,是诗人设想中女子晨起的真实情景;“夜吟应觉月光寒”则是虚写,是诗人根据自己的思念之情想象出女子在夜晚的状态。这种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云鬓改”“月光寒”,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痛苦与孤独。

      在整首诗中,这两句承接了前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表达,进一步从双方因相思而产生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感受入手,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它们与前后诗句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缠绵、哀怨的氛围,将一对恋人因离别而产生的痛苦与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了这份爱情的艰难与珍贵。

      李商隐的这首诗将爱情的曲折与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知道你对这种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还有哪些疑问,或者想进一步了解李商隐其他作品的风格?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赏析

赏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从炼字角度赏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寒”字用得极妙。本意为寒冷、凄凉之意,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寒”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凄清寒冷的环境特点,又映衬了悲凉伤感的心境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深沉感伤,以及内心悲凉凄愁的思想感情。

      原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扩展资料: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寒字应如何理解

      “寒”,寒冷、凄凉之意,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寒”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凄清寒冷的环境特点,又映衬了悲凉伤感的心境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深沉感伤,以及内心悲凉凄愁的思想感情。

本文推荐:唐山厂房出售:https://tangshan.zfsf.com/changfangchushou/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