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凉州词 王翰赏析 1000字以内
最佳答案:
-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诗人以绚丽的笔触,将“葡萄美酒”与“夜光杯”相组合,为读者呈现出一场奢华且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塞盛宴。葡萄美酒产于西域,甘甜醇厚,夜光杯以白玉精制,光泽闪耀,二者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边塞将士在艰苦环境中难得的欢愉,也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 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欲饮”二字,写出了将士们对美酒佳肴的渴望与期待。而此时,琵琶声起,仿佛在催促他们上马出征。“催”字既体现了琵琶声的急促,也暗示了战争的紧迫与无情。琵琶这一西域乐器,声音激昂悲凉,与即将到来的战场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全诗的悲壮色彩。
- 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此句展现了将士们面对生死的无畏精神。他们愿意在战场上醉卧,即使生命可能就此终结,也毫不畏惧。“君莫笑”既是对旁人的劝诫,更是对自我选择的无悔与坚持,传达出一种超越生死的豁达与悲壮,让人感受到将士们内心的坚韧。
- 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一个直击心灵的问题。自古以来,征战沙场的人鲜少能平安归来,这不仅是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深刻揭示,更是对将士们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无奈。但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并非是消极的哀叹,而是在悲壮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哲理与人性光辉。
整首诗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悲壮,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性与生命的影响。它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而是通过一场宴饮场景,从侧面展现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对战争的无奈,将豪放与悲凉两种情绪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边塞诗的瑰宝。
王翰的《凉州词》赏析
这首诗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
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凉州词二首》
【作者】王翰 【朝代】唐
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白话翻译:
其一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其二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扩展资料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王翰《凉州词》一诗赏析
凉 州 词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对于征战于边塞的军人来说,死亡是一个常在身边出没的好恶作剧的游魂。它是那样亲近,而且它早已约定总是要在一个不能预料的时刻来临,所以并不像常人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既然生命无法以寻常的寿数来计算,既然你能够抓住的只是被单独对待的每一天,那么,与其怯弱的哀吟,不如开杯痛饮,纵情高歌。因为生命是那样可爱的东西!
酒是葡萄美酒,杯是珍贵的夜光杯,喝呢就喝个一醉方休,倒地如泥。这里有几分奢华几分颓废,但绝不同于富贵人家无耻的奢华,苟生者无聊赖的颓废,它以豪迈的享乐嘲弄死亡,遮盖忧伤,深情地抚弄着尚属于自己的生命。
- 上一篇: 三国演义好句加赏析(02/17更新)
- 下一篇: 翻译赏析怎么写(《论语》全文及翻译赏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