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关于一些诗句来历的小故事)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4 15:52 6

本文目录:

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

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

 最佳答案:

      # 自然意象类

      - 月亮: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等。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柳树:因“柳”“留”谐音,以折柳表惜别,引发思念之情。如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杜鹃:叫声哀怨凄悲,常与悲苦之事联系,也易触动乡愁乡思。如文天祥“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 人物故事类

      - 投笔:东汉班超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后指弃文从武。

      - 烂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童子下棋唱歌,斧头柄烂了,回家同时代人都不在世了。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 抱柱:相传尾生和女子相约桥下,为守信抱柱被淹死。后比喻坚守信约。

      # 生活事物类

      - 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 青鸟:传说汉武帝时青鸟为西王母传信。后为传信使者。如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作为酒的代称。

      # 历史事件类

      - 楼兰:汉代楼兰国常害汉使,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后“楼兰”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

      - 黍离: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诗人见西周故都满地禾黍,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 楚歌: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

      # 其他类

      - 豆蔻: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代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如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 三径:西汉蒋诩辞官隐居开“三径”,只与两人相交。后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唐诗宋词中最常用的典故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古诗词中常见的13个典故,并说明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关键词】古诗词;典故

      典故,或称用典、用事,是指用过去的事来说明当前的问题,既要“师其意”,还须故中出新,使用典情思隽永,耐人寻味。用典,“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1.龙城

      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匈奴名城,秦汉时匈奴祭祀的地方,泛指敌方要塞。

      2.投笔

      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投笔”即弃文从武。

      3.折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官定后戏赠(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古诗文中常用诗词典故

      庄周梦蝶很多人引用。

      十年一觉扬州梦这句也多化用

      春风十里扬州路也很多

      巫山云雨

      其他的我想不起来了

关于一些诗句来历的小故事

      1. 断肠

      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本文推荐:晋宁超市/百货/零售:https://www.kmbdw.com/chaoshibaihuolingshou/areaid-9/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