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化干戈为玉帛的读音(化干戈为玉帛 反义词)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3 16:34 2

本文目录:

化干戈为玉帛的读音

化干戈为玉帛的读音

 最佳答案:

      “化干戈为玉帛”的读音是“hu? gān gē w?i y? b?”。

      “化干戈为玉帛”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在这里代指战争;玉帛是玉器和丝织品,是古代诸侯会盟时带的礼物,在这个成语中代表和平、友好。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使战争化为和平,使争斗变为友好。例如“经过多方调解,两个相邻的部落终于化干戈为玉帛,重归和平友好”。

化干戈为玉帛怎么读

化干戈为玉帛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是变战争为和平。玉帛: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时的礼物。读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译文: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高的城池来保护国家守卫百姓,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
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部落首领上万。
扩展资料: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着的。《原道训》是《淮南子》的首篇。刘安,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是豆腐的创始人,著有《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着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
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化干戈为玉帛

化干戈为玉帛 反义词

【成语】: 化干戈为玉帛
【拼音】: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解释】: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举例造句】: 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老舍《茶馆》第一幕�
【近义词】: 转危为安
【反义词】:转安为危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