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关于节日的故事」六个传统节日故事?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3-05-01 14:28 667

关于节日的故事

六个传统节日故事?

      1、中秋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犯了错误,仙人把吴刚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2、重阳节

      据传说,屈原主张德才兼备,富国强军,主张统一抗秦。但是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勒令离任,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亡途中,写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诗歌。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看到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却不忍放弃祖国。

      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场伟大的爱国乐章。屈原投河后,当地人立即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然后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

      人们担心河中的鱼会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3、元旦

      4000多年前,尧舜兴旺发达,尧舜勤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尧受到人们的爱戴。然而,由于儿子没有天分,尧并没有把“部落联盟”的领导权交给儿子,而是交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王位交给了禹,禹在防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舜一样,禹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很受欢迎。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据说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4、母亲节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个海滩。海边有一个贫苦的家庭,只有母子相依。母亲为儿子的学习努力工作,儿子决心用功报答母亲的好意。然后儿子乘船去京城参加考试。许多年过去了,没有关于儿子的消息。母亲非常着急,每天都去海边看看。

      一年,两年,三年…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并不期待儿子的归来。事实上,儿子在去京参加考试的路上,但不幸的是,翻船掉进了海里死了。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在母亲站着期待儿子的地方,深渊中矗立着一座高山;村民们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并将从地上升起的独特的山峰称为“望儿山”。

      随着社会的发展,鱿鱼圈的人们仍然保留着尊重母亲、爱母亲的古老习俗。每年5月的母亲节,都要开展各种敬爱母亲的活动。

      5、元宵节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共谋作乱之事,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7、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又称乞巧节。相传牛郎织女在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来妇女们趁织女和牛郎团员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艺,同时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六个传统节日故事?

      1.腊八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民俗专家介绍,“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2.端午节

      端午节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的《曹娥碑》。

      曹娥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五年,为上虞皂湖曹家堡人。曹娥的父亲曹盱为一巫者,善于“抚节安歌,婆娑乐神”。

      汉安二年五月初五,舜江上举行迎涛神仪式,曹盱不幸溺水而死,尸体亦被浪涛卷走。

      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于是她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到17天时,曹娥脱下外衣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言毕,衣服旋即沉没。曹娥随即于此处投江寻父。5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此事迅速传扬开去,轰动了朝野。

      8年以后,汉桓帝元嘉元年,有个原在皇帝身边当郎中的官,派到上虞当县令,名叫度尚。他为官清正,体察民情,对曹娥投江救父的事迹非常感动,于是上报朝廷封其为孝女。

      为避免江水侵蚀,度尚将原葬江东的坟墓迁移到江西南首的官道旁边,并为曹娥立碑建庙,以彰扬她的一片孝心。后来,人们把流经该地的一段江名改称为曹娥江。每逢农历五月十五至二十二,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

      3.灶王节

      祭灶王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之一,是春节期间祭祀灶王的活动。灶王(灶神)为民间灶头供奉之神,也称灶君、灶王爷等。原始人为了表示对火的发明者的感激,每年夏天祭祖他,夏天象征火,灶也代表火。中国北方有腊月二十三日用糖果祭灶之俗。劳动人民通过祭祀灶王爷,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

      4.七夕节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十分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双牛皮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天河便出现了,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5.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6.清明节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仿效,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祖扫墓。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和传说?

用节令铺陈出绵延千年的社会生活图卷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年级的小佳正在客厅里摇头晃脑的对着视频背诵《二十四节气歌》。看着他好不容易把视频录好,上传到班级的课堂群中后,沙发上的姥爷逗他说:“你知道你背的是什么吗?”

      “当然知道了。”小佳瞪大了眼睛。

      “那我来考考你,你说说我们现在是什么节气呢?”姥爷笑盈盈的问他。

      “呃~~夏天?”小佳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们老师讲了,可我好像有点记不太住了。”

      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姥爷把小佳搂过来说:“姥爷好好再给你讲讲吧。”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人在运用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气候、物候的变化,确立了一些类似节气的日期,或长或短,且具有一定气候特点的时段名称,称作节令。在我国一些地方会把一部分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

      四时节令指得就是按季节之序,所施行的仪式和节庆。

      就拿现在这个节气来说吧,恰好处在“夏至”的节令阶段。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夏至时值农作物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古籍中所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汉《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还有吃面的习俗。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因此江南一带很多地区的人们把夏至吃面当成了很重要的习俗。夏至代表着炎热夏天的到来,人们的饮食也要有改变,以热量低、便于制作的食品为主要食物。面条常常就是家庭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还有就是因为夏至的面条基本上是用新麦磨成的新面粉,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口感较好。

      通观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到明清两代,节令习俗、时尚和文化活动虽因历代政治、经济、历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多有因袭或损益,但总的说来,前后期的发展变化仍有规律可循。《中国节令》通过爬梳要典、方志、笔记、文集、书信、诗歌、碑铭、墓志等典籍,详细阐述了中国节令的发展演变。

      节令的起源与发展

      华夏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而农耕生活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根据自然季节循环的节律、以物候、气象、天文等自然现象为标识划分农耕周期、安排农事劳作的时间制度,二十四个节气无非是对季节的进一步细分。

      节气,是我们伟大汉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古代,先民通过对大自然的气候变化认知对应到农作物的耕种,这种认知丝毫不差现在的天气预报。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人类生活密集区为主进行的客观观察及物候判断。到秦汉时代,古人的观测结果在《淮南子))(公元132年)一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也就是现在还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名称。书中明确指出“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这是24节气歌,说的是农历的24个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由于草木的荣华凋零、鸟兽的迁徙蛰藏、雨露霜雪的四时变化等气象和物候最为直观,也最直接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季节轮回,因此,古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以物候、气象等现象标识农事时令的做法,这就是所谓“节气”。

      实际上,现在的二十四个节气名称中,除了四立和四仲是依据太阳的回归运动而命名外,其他节气名,都是由其相应的物候或气象而得名:雨水表示空气的湿度逐渐增加,雨水开始增多了;惊蛰表示随着气温的进一步提高,冬眠的动物和虫子开始苏醒;清明表示春和景明、天气晴和的阳春三月到来了……节气原本是一种“物候历”。

      人们在运用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天气的变化,确立了一些类似节气的日期,或长或短,且具有一定气候特点的时段名称,称作“节令”。二十四节气也叫二十四节令。

      独特的节令习俗

      中国古代,每逢节令,人们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应时节。

      唐人韦应物《寒食》诗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花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这一节令最有代表意义的是踏青活动。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光融融,晴和明朗,生机盎然。人们纷纷涌出郊外,开始一年一度的踏青活动。

      蹴鞠、秋千也是寒食清明节里的重要体育活动。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类似于今天足球的球戏,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十分流行,秋千活动的盛况空前,因此明清时期甚至把清明节又称为“秋千节”。放风筝也是清明节颇有特色的一种娱乐性活动。众人借着花红柳绿之时,把过去一年的不顺通过风筝放出去,所以放风筝又有放晦气的说法。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对当时的风筝活动作了生动的描写。

      夏至后十五天,太阳运行到黄经一百零五度,天气已热,但还没有达到极点,因此得名小暑。唐代元稹有诗写道:“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小暑之后很快就要入伏,为了应对酷夏的炎热,民间也总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食品。这个时候的饮食呢,要多选清淡的食物,食材要侧重健脾、消暑、祛湿等功效。比如西瓜和西红柿,都是特别适合的选择。可以将这两种水果去皮、去籽之后混在一起,压榨成果汁饮用。

      小暑前后有一些民间流行的活动,这些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以“静”为主的,少运动少出汗,这是应对酷暑最朴素的办法。“心静自然凉”,体现了古人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智慧。

      白露过后,我国就真正进入了秋季,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场秋雨一场寒”。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要过白露节。而在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白露这天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垠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吃了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在古城南京,白露时节老南京人都非常喜欢喝“白露茶”。白露这一天,福州人还有吃龙眼的传统。人们认为,白露时节吃龙眼有大补身体之功效,吃一颗龙眼就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

      江苏太湖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每逢白露节气会举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又称为拜祭“水路菩萨”。届时,人们就会赶庙会、打锣鼓、跳舞蹈。唐代天宝年间,长安的富人,用象牙镂空做成的蟋蟀笼蓄养蟋蟀,以万金之资,换一声之鸣。唐代以后,江南按例在白露前后开始斗蟋蟀的游戏,到了重阳后停止,称之为秋兴,俗名斗赚绩。比赛时,不仅有斗蟋蟀的场子,还有专门的搏斗器具。斗蜘灿的时候,人们提笼相望,成群结队,场面颇为壮观。

      立冬时节,虽说还没到非常寒冷的时候,人们却开始准备冬衣了。天子立冬开始穿皮袄,有时候也会赏赐给大臣。立冬时节,天子要穿黑色的衣服,骑铁色的马,带文武百官去北郊祭冬神。祭祀冬神的场面十分宏大。《史记》上记载,汉朝时要有70个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阴,蛰虫盖减……籍敛之时,掩收嘉毅。”意思是说,天冷了,要收藏好粮食。秋收冬藏。

      我国是个农耕社会,百姓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操劳,到立冬就得好好休息一下,顺便稿赏一年来辛苦的一家人,正如谚语所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北方有谚语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时节,人们吃饺子、馄饨,也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之意。

      在清代,立冬时节,秋粮入库,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就要隆重举行烧香祭祖活动。汉八旗的祭祀称为“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遵照“萨满教”原始规矩,庄严肃穆,一般要持续5-7天。

      每一个节气都在某一个节点上缓慢的发生着变化,温度在变化,植物在变化,动物也在变化,而这些变化一直在随着阴阳的升降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们通过感受气象的变化,物象的不同,品味着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享用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明“史”可溯“源”,鉴“古”方知“今”。《中国节令》通过对中国古代节令文化的剖析、总结、研究,带领读者看到另一种历史画面、另一种历史场景、另一种历史风情、另一种历史人生。

六个传统节日故事?

      1、清明节:清明节,祭祀和扫墓的重要节日。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名臣义士介子推,下令在冬至后第105天禁止生火,吃冷食,也就是寒食节。后来清明节融合寒食节和上巳节,保留了祭祀、踏青、荡秋千、郊游等习俗。

      2、端午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眼见国破家亡却无力回天,愤而投江,百姓听闻纷纷乘舟救助,却未见屈原尸体,后来人民就在江河上赛龙舟纪念屈原,还用竹叶将米包出三角形防止祭祀屈原,防止水族抢食,形成了现在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3、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又称乞巧节。相传牛郎织女在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来妇女们趁织女和牛郎团员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艺,同时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4、中秋节:八月十五,秋季之中,秋高气爽,圆月当空,故有赏月、祭月、团聚之俗。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传说嫦娥为长生不老偷吃王母仙药,遂奔月成仙,但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日,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后世人每逢中秋焚香拜月,男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5、元宵:在古代,有一只来自神界的天鹅闯入人间,却被人类的猎手误杀了。闻听此讯,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发誓为这只天鹅报仇,于是他开始制定计划,准备派出一支天兵天将的队伍,于农历正月十五来到人间,火烧所有的人和动物。

      6,春节:年兽又称年。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屠杀,头上的犄角就是武器。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会吓坏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为了防止年兽的再次骚扰,放爆竹、贴春联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二十四节气,各地有很多民间传说,其中一个传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浪子,家中颇为富有。可这浪子不知时令节气,不好好种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把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祖业吃光了,后来只好向亲戚借贷。

      时间长了,亲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当,把舅舅仅有的几件衣服也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钱一点的棉袄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浪子名为上门给舅舅拜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借这件棉袄。一看舅舅把棉袄穿在身上,天气又是那样的冷,也没好意思开口让舅舅把这件棉袄脱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浪子一听,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三月三,冻死单身汉。”

      浪子知道舅舅是个单身汉,一听这话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四月份,天气更暖和了。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又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还是要借棉袄,就说:“四月二十,冻断树枝。”浪子一听,知道借棉袄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五月份,人们都穿单衣孔浪子心想:现在去借棉袄,舅舅还有什么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

      到了六月份,天气热得很,人们都打起赤膊来了。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袄,看你还有何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天的冷北风。”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这意思很明白:

      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这意思很明白:

      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

      后来浪子回头,勤扒苦做,终于积起了一份家业。

      这则民间传说中讲述的,其实是节气的故事。“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讲的是雨水节气;“三月三,冻死单身汉”,讲的是惊蛰节气;“四月二十,冻断树枝”,讲的是谷雨节气……

      之前京东生鲜发布了一组24节气海报,每张海报还配上了简短的小说明,值得收藏!

另外附上我搜集的一些传说故事:

      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父女两人。女儿不仅漂亮,而且非常聪明。这天,父亲有事要到远方去,留下女儿和一匹白马。这马长得非常健壮,跑起路来日行千里,像风一般地快。更奇特的是,这匹马十分通晓人性,它懂得人的话语。大家都说这是一匹“神马”。

      父亲出门时,嘱咐女儿说,要精心喂养和爱护这匹马,他不久就会回来的。父亲走后,家里只剩下这匹马跟女儿做伴儿。每逢她感到孤独时,就跟马儿说说话。马虽不会言语,但它会点点头、甩甩尾,表示出很亲热的样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父亲却一直不见回来。女儿非常想念父亲,更担心父亲在外遇到什么变故。

      一天,她半认真半玩笑地对马儿说:“马儿呀,你懂我的话吗?如果你能去把我的父亲找回来,我就嫁给你做妻子。”谁料姑娘的话音刚落,这匹马便脱缰而去,一溜烟不见了。原来父亲在远方生了病,正犯愁怎么才能回去,却突然发现自己家中的马奔跑而来,心里十分惊喜。父亲因思女心切,顾不得多想什么,就跨上马背,骑马往家中奔去。

      到家后,久别的父女相聚,自然格外高兴。父亲觉得这匹马立了很大的功劳,就特别添草加料,精心喂养。但让父亲觉得奇怪的是,精草细料喂了不少,但马儿却一口也不肯吃。每当见到女儿出入时,这匹马不仅会引颈长鸣,而且更是跳跃不止,发出或喜或怒的声音。父亲偷偷地问女儿是怎么回事。于是,女儿就把她对马说过的话,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感到十分不安,沉思了一会儿,便低声嘱咐女儿说:“记住,这件事千万不可张扬出去。如果让人知道我将女儿嫁给了一匹马,那像什么话呢?你暂时不要出房门,也不要到马跟前去。”第二天,父亲便在马棚周围,装上了弩箭,趁马不防备,把马射死了。然后,他剥掉马皮,把马皮挂晒在院里的一块大石头上。

      一天,女儿正跟邻家的女伴在院子里玩耍。她看到晒在石头上的马皮,非常不安,伸手抚摸了一下马皮上的鬃毛,这时,意外发生了。马皮突然掀开来,像阵风似的把她卷走了。在一旁的女伴们吓坏了,急忙去告诉她的父亲。当父亲赶来时,女儿和晒在石头上的那张马皮,早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

      原来,神马皮卷走了可爱的姑娘,径直往西南方飞去。在遥远的西南方,有个叫大踵的地方,那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满山遍野都是桑树。但到了那里以后,披了马皮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原形,变成了有着马头形状的、爬在树上的蚕。她不吃别的东西,只吃桑树叶子。后来,她成了这片桑林的主人,天帝封她做了蚕神。

      面对这场遭遇,姑娘有说不出的苦处,她日夜想念着自己的家乡,挂念着自己的父亲和女伴。每当这个时候,她会不断地从口里吐出长丝,寄托着她悠长不尽的思念。每逢春天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美丽年轻的女子,跪在桑树枝杈上,口里不断地吐出又白又亮的长丝。人们都亲热地称她蚕神姑娘。

      传说蚕神姑娘就在“小满”这天诞生的,所以这个节气,民间会有祭蚕的习俗。

      霜降吃柿子的传说: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小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办法,只好拿起讨饭碗、扯起打狗棍四处讨饭。

      有一年霜降节,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当他跌跌撞撞走到一个小村庄时,顿时眼前一亮,村边的一处烂瓦堆里长着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心里想,老天爷饿不死瞎麻雀!于是,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吃了一顿柿子大餐,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小命,而且一整个冬天没有出现流鼻涕,裂嘴唇等往年经常出现的情况。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一年霜降节再次领兵路过那个小村庄,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思绪万千,正是这棵柿子树才使自己免于成为饿死鬼。他仰望着这棵平平常常的柿子树,缓缓脱下自己的红色战袍,又亲自爬了上去,郑重其事地把战袍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侯”就是“诸侯”的“侯”,朱元璋高度认可了这棵柿子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据说是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才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有关于芒种的传说故事:

      传说周宣王时,贤臣尹吉甫,听信继室的馋言,误杀前妻留下的爱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长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伤的诗,尹吉甫听了以后十分后悔,哀痛不已。

        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鸟,停在桑树上对他啾啾而鸣,声音甚是悲凉哀凄,尹吉甫忽然心动认为这只鸟是他的儿子伯奇魂魄所化,于是就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伯奇就飞来停在我的马车上。”话刚讲完,这只鸟果真就飞过来停在马车上,于是尹吉甫就载着这只鸟回家。

        到家以后,鸟又停在井上对屋哀鸣,而尹吉甫假装要射鸟,拿起弓箭就将继室射杀了,以安慰伯奇。虽然故事近乎神话,但伯劳鸟名却由“伯奇劳乎”一语而得。由此可见,芒种二候鹏始鸣是由于人们将所熟知的伯劳鸟作为记录节气的特征。

      谷雨的来历传说一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谷雨的来历传说二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状况。于是他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得到了造字的方法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杨武村,选了一个没人居住的山沟里开始造字。历时三年,终于造出了很多的汉字。这件事被天帝知道了,大受感动,于是决定奖励给仓颉一个小金人。

      当时仓颉正在睡觉,忽听听到有人对他喊:“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原来地上立着个金人。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帝给他的奖励。转念又一想,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了黄帝的宫中。黄帝问起金人的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人格高尚,于是便笑着受下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这天晚上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天帝奖给你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天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于是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向下飘落着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天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向黄帝报告。他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雨的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

传说中“谷雨禁蝎”是怎么回事呢?

      民间视蝎子为“五毒”之一,如果不小心让蝎子蛰伤了,千万不能喊”妈呀“,否则会更加痛。那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并没有科学的根据,只是来源于一个传说,一个与谷雨有关的传说。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吉氏27岁时生下吉升,丈夫进山打柴,不懊摔下山去,连尸首也没寻回来。从此,吉氏成了寡妇,起早贪黑,白天种地,晚上纺线,用血汗把吉升哺育大。眼看儿子到了上学年龄,仍在帮她打柴拾粪。吉寡妇希望儿子念书,将来也能谋个好前程。

      心一横,卖了两亩地,进了财东门,当了女佣人。吉升聪明好学、吃苦用功,先生也肯花力气指教他。大比之年,天子开选。吉寡妇倾囊给他凑够盘缠,送儿子进京赶考。但是自从儿子一走,音信全无。吉寡妇的东家天降灾祸,一夜大风,庄院起火,她捡回一条命。但是因为年迈多病,吉寡妇找不到活干,只好一根拐棍一只篮子,四乡乞讨去了。

        忽有一天听说吉升中了状元,坐了大官,近日奉旨巡查就要回县了。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刮遍了村村庄庄。县衙门的胡老爷,急急忙忙地张灯结彩,惶恐地拾掇着准备迎接钦差大人。沿门乞讨的老吉寡妇打听到这个消息,精神焕发。是啊,苦尽甜来,儿子当官了,总算熬出了头。吉寡妇问明自儿子到本县的日子,准备去认儿子。

        没想到,吉升看到母亲衣衫破烂,怕当这么多人认了母亲,会让人笑话。

        他心想堂堂巡按大人,母亲是个要着吃的,同僚会瞧不起,被地方官员耻笑不说,一旦传到天子耳朵里,说他不孝,怪罪下来那可就麻烦了。于是,吉升毅然决然,不认母亲。

        当晚,县令胡老爷劝他与母亲相认,吉升不但不认,第二天还把胡老爷的官给撤了。吉升总觉得母亲在世与自己大为不利,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吉升派心腹杀了吉寡妇。

        第二天是谷雨,吉升没想到百姓联名上书几百条状子。

        不是替胡老爷明屈喊冤,便是要求捉拿杀害吉寡妇的凶手。吉升无奈,悄悄烧了状子。匆匆收拾行装准备溜之大吉。

      关于腊八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二: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传说三: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极其懒惰的青年人叫宝娃,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家人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宝娃饥饿难熬,遍搜家中米缸、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决心痛改前非。后来,过上了丰足的日子。

      关于冬至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传说二:冬至有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