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穆旦赏析
最佳答案:
主题思想
- 民族觉醒与抗争:诗歌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为抒情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民族觉醒和奋起的赞美。
- 历史耻辱与悲悯:诗中流露出对历史耻辱的悲悯,对民族灾难与命运的忧虑。
- 人民力量的崇拜:诗人对人民在苦难中展现出的坚韧和不屈意志充满崇拜。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意象,如荒凉的土地、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等,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苍茫辽阔和人民的苦难。
- 句式繁复:诗歌采用了繁复的句式和反复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 情感深沉:诗人的情感深沉而浓郁,通过对农民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普通人民的赞美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 语言有力:诗歌语言有力,用词精准,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用多义词语来传达复杂的诗情。
结构布局
- 章节安排:全诗分为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为结尾,形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 点面结合:诗人选取了典型题材,以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一场规模宏伟的民族解放战争。
名家点评
- 著名诗人袁可嘉评论穆旦的《赞美》:“本来无节制的悲痛,往往沦为感伤,有损雄健之风。但是穆旦并没有这样,他在每个诗段结束处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宏大呼声压住了诗篇的阵脚,使它显得悲中有壮,沉痛中有力量。”
《赞美》不仅是对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奋起抗争的颂扬,也是穆旦个人情感与民族命运的紧密结合。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推荐:盘龙区其他加盟:https://www.kmbdw.com/qitajiameng/areaid-2/
- 上一篇: 穆旦赞美赏析(04/07更新)
- 下一篇: 用朦胧造句(04/0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