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潼关怀古赏析(04/06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4-06 16:45 2

潼关怀古赏析

潼关怀古赏析

 最佳答案:

      写作背景

      这首散曲创作于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年),当时张养浩应召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前往关中赈灾。途中,他目睹了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万千,遂作此曲。

      内容结构

      - 第一层(头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险要。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潼关四周山峰的攒集和黄河波涛的汹涌,展现出潼关地势的险峻。

      - “山河表里潼关路”:点出潼关的特殊地理位置,内外皆有山河屏障,是兵家必争之地。

      - 第二层(中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 “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作者远望古都长安,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昔日秦汉的繁华宫殿如今都已化为废墟,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 第三层(最后两句):抒发作者对历史和百姓的深刻感慨。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艺术特色

      - 写景、怀古、议论相结合:全曲由写景入手,引出怀古之情,最后以议论点题,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 语言通俗优美:曲词通俗易懂,却又不失优美,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等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 情感深沉:曲子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潼关怀古》这首散曲不仅展现了张养浩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是元散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本文推荐:晋宁二手切断机:https://www.kmbdw.com/ershouqieduanji/areaid-9/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