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好段赏析
最佳答案:
描写“清国留学生”的段
- 原文:“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赏析:作者运用比喻、夸张和反语等手法,生动描绘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崇洋媚外的丑态,如将盘着大辫子的头顶比作富士山,用“标致”来讽刺他们的扭捏作态,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强烈厌恶和嘲讽。
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段
- 原文:“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 赏析:这段文字通过简洁的白描手法,勾勒出藤野先生朴实无华、专注学术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描写“物以稀为贵”的段
- 原文:“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 赏析:作者通过对比北京的白菜和芦荟在两地的待遇,暗示了自己在仙台受到的优待,既表达了对藤野先生和仙台医专职员的感激,也为后文写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做了铺垫。
描写看电影事件的段
- 原文:“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 赏析:这段文字揭露了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以及日本学生的偏见和歧视,让鲁迅感受到弱国子民的屈辱,促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这些段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上一篇: 湖南公务员待遇(03/31更新)
- 下一篇: 各地公务员待遇(03/3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