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朝花夕拾猫狗鼠赏析(03/31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31 06:11 2

朝花夕拾猫狗鼠赏析

朝花夕拾猫狗鼠赏析

 最佳答案:

      思想主旨

      - 批判“现代评论派”:文章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作者通过查考狗猫成仇的“动机”,以覃哈特博士《自然史底国民童话》一书中狗猫结怨的解释,巧妙地将“现代评论派”的先生们和“没眼力”的狗等同起来,从而推翻了他们立论的根据。

      - 同情弱小,憎恶暴虐: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童年时对隐鼠的喜爱和对猫的仇恨,表达了对弱小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猫的玩弄猎物、媚态等特征,象征着社会上那些幸灾乐祸、折磨弱者、趋炎附势的人。

      - 批判中庸之道:文章最后批判了“中庸之道”,指出其纵恶养奸的实质,表现了作者与军阀斗争到底的韧性战斗精神。

      艺术特色

      - 托物喻人:文章采用托物喻人的手法,以猫喻人,揭露了所谓“正人君子”们的丑恶嘴脸和虚伪本性。作者将心中的爱憎外化、具象化,使作品超出具体事物,富有象征意味。

      - 夹叙夹议:文章结合生动的叙述和精辟的议论,组成严密的结构和动人的形象画面。在叙述中穿插议论,使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

      - 语言犀利:鲁迅的文笔简洁而有力,平时而鲜明,常常利用回忆事件对现实斗争对象作巧妙回击。讽刺和幽默语言的应用,也是文章的语言特点,对“现代评论派”颠倒是非的言行做了辛辣的讽刺。

      篇章结构

      - 灵活多变:文章谋篇布局灵活,穿插联接,跌宕腾挪,富于变化。全篇主要写猫,但在文章的开头也写了狗,引出覃哈特关于狗猫成仇的童话。在追述“仇猫”原因时,先近后远,现实与回忆紧密结合,层次清楚。

      《狗?猫?鼠》一文不仅是鲁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本文推荐:石林日语培训:https://www.kmbdw.com/riyupeixun/areaid-8/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