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赏析
最佳答案:
整体概述
- 这首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终南山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冬日寒冷的感受。
诗句解析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首句点明地点和视角,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北面的山岭,因其背向太阳,积雪未化,显得格外秀美。“积雪浮云端”一句中,诗人用“浮”字生动地描绘出积雪仿佛漂浮在云端的景象,突出了终南山的高峻。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第三句转写雪后初晴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给终南山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末句则写诗人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感受到的寒冷,不仅是因为雪后天寒,更是因为日暮时分气温自然下降,使得寒意更甚。
艺术特色
- 炼字精准:诗中的“浮”字和“霁”字用得十分传神,“浮”字描绘了积雪与云端的视觉效果,“霁”字则准确传达了雪后初晴的景象。
- 情景交融:前三句写景,末句抒情,诗人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
- 言简意赅:全诗仅二十字,却将终南山的雪景和诗人的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体现了祖咏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创作背景与影响
- 这首诗是祖咏的应试之作,他仅用四句便完成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诗歌意境的独特理解,尽管因此未被录取,但这首诗却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 清初诗评家王士禛将这首诗与陶渊明和王维的作品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终南望余雪》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不仅展现了祖咏的诗歌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冬日雪景的美丽画卷。
- 上一篇: 什么即使什么也造句(03/29更新)
- 下一篇: 李宗盛 鬼迷心窍歌词(03/2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