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赏析
最佳答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8年6月,当时穆旦作为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学生,随学校迁往长沙,后又随步行团到达昆明,进入西南联大学习。云南宁静美好的春天给了他全新的体验,自然的广博更让他叹息,于是诗人怀着敬畏的心情写下这首《我看》。
作品原文
- 第一节: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风吹草低、远水漾泊的美丽春景图,通过“春风”、“青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 第二节:视角转向天空,描绘了飞鸟与流云的美景,通过“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 第三节:诗人开始抒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第四节:诗人联想想象,想象古人对大自然的咏赞,通过“远古的哲人”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 第五节:诗歌在高潮中结束,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与生命融为一体的渴望。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春风”、“青草”、“飞鸟”、“流云”等,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 语言陌生化:诗人运用了陌生化的语言,如“悄悄揉过”、“低首又低首”、“吸入深远的晴空里”等,这些语言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 情感起伏:诗歌的情感起伏较大,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再到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与生命融为一体的渴望。诗人也通过对古人对大自然的咏赞的联想,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总结
《我看》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哲理的现代诗,不仅写出了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更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穆旦通过丰富的意象、陌生化的语言和情感的起伏,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也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 上一篇: 孝亲敬老古诗词(03/26更新)
- 下一篇: 一心一意造句(03/2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