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赏析
最佳答案:
诗句解析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的方式引出泰山,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惊叹和仰慕。“齐鲁青未了”从广阔的地理视角展现泰山山脉绵延辽阔,青翠的山色在齐鲁大地上无边无际。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凸显泰山汇聚天地灵气的神奇;“割”字则形象地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明暗对比。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五六句是诗人仔细远望所见。层云叠起,激荡着诗人的胸怀;诗人睁大眼睛,极力远望归鸟入山,表现出对泰山美景的痴迷和赞叹。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情感爆发,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以及登上顶峰后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整体赏析
- 艺术手法:全诗以“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是通过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的视角转换,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泰山的雄伟景象。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思想情感:这首诗充满了杜甫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不仅表达了对泰山的热爱和赞美,更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雄心壮志,体现了杜甫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杜甫二十四岁,在漫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途中所作。此时的杜甫尚未经历后来的种种磨难,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豪情。
杜甫的《望岳》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豪情壮志。
- 上一篇: 闯码头的歌词(03/21更新)
- 下一篇: 怎样用快手剪辑翻书(03/2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