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燃烧的月亮赏析 1000字以内(燃烧的月亮阅读答案)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20 06:07 7

本文目录:

燃烧的月亮赏析 1000字以内

 最佳答案:

      # 综艺《燃烧的月亮》

      - 纪实叙述之美:节目以全新视角破题,将镜头对准内蒙古北疆地区的真实草原生活,让12名女孩用150天接管18000亩牧场,照顾众多牛羊马匹,全景式呈现了牧民日常。通过慢节奏叙事,还原了牧场既有自由美好又有残酷未知的两面,展现出牛羊喂养的艰辛、自然环境的恶劣等,打开了了解牧业生活的窗口,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劳动的不易,向平凡劳动致敬。

      - 女性群像之力:以“月亮”代表女性,展现她们冲破现实困境与刻板印象的过程。这些女孩来自不同行业,带着各自的成长困境来到草原。在草原生活中,她们放下焦虑,不娇气、不怕累,在繁重劳动和恶劣条件下坚韧顽强,彰显出真实而有力的女性力量,让女性影像在“自塑”与“他塑”中勇毅前行。

      - 内涵立意之深:节目将内涵立意延伸,让观众感知生命力量与自然馈赠。女孩们在牧场见证了动物的成长与死亡,学会了珍惜生命、敬畏自然。节目呈现了牧民生活随四季变化的节奏,以及牧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观众思考生命的重量、自然的奇妙与前行的意义。

      # 迟子建散文《燃烧的月亮》

      - 独特意象与对比:作者以“燃烧的月亮”为独特意象,将月亮与太阳对比,说太阳“没心没肺地笑”“热情过分”,而月亮“修行有道”,通过亏盈懂得“吃亏是福”,展现出月亮独特的品质,也体现了作者对月亮的偏爱。

      - 细腻的情感表达: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不同季节月光的特点,如春天月光的嫩、夏日月光的丰腴等,尤其对冬春之交圆月的描写,将其比作热恋中的情人,“抚摸我的睫毛”“揉揉我的鼻子”,赋予月亮人的情感与动作,把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 哲理与感悟:作者在半醒半梦间观察到月亮的变化,从睡眼朦胧中望月,到月亮渐渐沉落幻化成篝火,再到第二天寻找月亮不见踪迹,发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了”的感慨,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对生命在燃烧与重生之间的思考和感悟。

燃烧的月亮赏析 1000字以内

燃烧的月亮赏析 [燃烧的月亮]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是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骂它几声。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是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上时,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而言,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春天,一个满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乡的亲人聚在一起,做了几道风味独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我的身心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怔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个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树木好像一夜之间回春了。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我再回到床上时,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个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个月亮,才美得夺目。

燃烧的月亮

      1 作者笔下的春满月“美”在何处?

      2 从全文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描述“冬春之交”月光的特点,这种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3 概括第三段中四季月光各自的特点,并说明写四季月光与写“燃烧的月亮”有什么关系。

      4作者对于月亮“盈满”与“亏过”、“燃烧”与“蓄养”的阐述,蕴含了怎样的人生思想?

      5 本文语言灵动清新,蕴藉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1.①美在月挂位置;②美在意境幽雅,生机盎然; ③美在燃烧的形态及其变化; ④美在真切与迷离之间。

      评分:一个要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写法,欲扬先抑(或设置悬念);作用,与下文所写春夜满月的景致形成对比,突出燃烧的月亮所创造的生机活力和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喜爱赞美之情。

      评分:写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3.①特点,嫩绿;饱满、丰腴;平静安详、悠远清寂;新鲜、明媚。

      ②关系,因关注、喜爱月亮,故能发现“月亮燃烧” 独特的美;因为熟悉月亮,故能领悟出丰富深刻的人生道理。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或前者是后者的铺垫)。

      评分:答对特点得2分,答对关系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①人应甘于奉献,以造福他人;②只有不断汲 取、蓄养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

      评分:两个方面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5.答案示例:“穿窗而过的月光……我只能睡睡醒醒了”,运用拟人,赋予月光以生趣,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燃烧的月亮阅读答案

      1.为下文写春夜看到的月亮做铺垫

      2.开头将太阳和月亮对比,突出月亮修行有道。引出写作对象月亮,为写月亮做铺垫。

      3.那团月亮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不那么明亮,看上去毛茸茸的,发出朦胧的光。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却被月亮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一夜之间回春了。月亮沉在林地后,由灯的形态幻成篝火。

      4.“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这句话里作者要表达的是人要勇于奉献,用自己的付出甚至牺牲造福他人的主题.

      人生因为付出而精彩,生活因为造福他人而美妙,像月亮一样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