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红楼梦第九回赏析
最佳答案:
情节概述
- 宝玉与秦钟入学:贾宝玉因倾慕秦钟,急于与其相伴,遂择日一同入学。袭人一早为宝玉准备书笔文物,并嘱咐他念书时想着书,不念时想着家,不要与人顽闹。宝玉先后辞别贾母、贾政、王夫人和林黛玉,其中贾政对宝玉上学一事冷嘲热讽,而林黛玉则借“蟾宫折桂”调笑宝玉。
- 家塾现状:贾府家塾中人员混杂,风气败坏。宝玉和秦钟的到来,因两人相貌出众且关系亲密,引发其他学生的猜疑和议论。
- 顽童闹学堂:秦钟与香怜在后院说悄悄话被金荣撞见,金荣因嫉妒和旧怨,借机大做文章,污言秽语侮辱秦钟和香怜。秦钟和香怜向贾瑞告状,但贾瑞因贪图钱财,纵容薛蟠,对香怜进行责罚。贾蔷为替秦钟出头,挑拨宝玉的小厮茗烟与金荣发生冲突,导致学堂内一场混战。最终在李贵的劝解下,金荣被迫向秦钟和宝玉赔礼道歉,事件才得以平息。
人物分析
- 贾宝玉:天真烂漫,对友情和爱情都有着纯真的追求。他对秦钟的友情深厚,入学也是为了能与秦钟相伴。在面对学堂的纷争时,他表现出维护朋友正义的一面。
- 秦钟:性格腼腆温柔,与贾宝玉关系亲密。在家塾中因被金荣嫉妒和陷害,而卷入纷争。
- 袭人:对贾宝玉关怀备至,像母亲一样为他准备上学的一切,并嘱咐他注意各种事项,展现出她对宝玉的深情和责任感。
- 贾政:作为贾宝玉的父亲,他对宝玉的学业并不抱希望,对宝玉上学一事冷嘲热讽,反映出他对宝玉的失望和严厉的教育态度。
- 林黛玉:借“蟾宫折桂”调笑贾宝玉,表现出她对宝玉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微妙互动。
- 金荣:下流人物,因嫉妒和旧怨,故意挑起事端,侮辱秦钟和香怜,展现出其卑劣的性格。
- 贾瑞:贪图便宜,没行止,纵容薛蟠,对学堂的风气败坏负有责任。在处理秦钟和香怜的告状时,偏袒金荣,展现出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一面。
- 贾蔷:心机深沉,奸猾狡诈,为替秦钟出头,采用借刀杀人的计策,挑拨茗烟与金荣发生冲突,展现出其阴险的性格。
- 茗烟:不谙世事,狂妄自大,容易被挑拨情绪,为替宝玉和秦钟出气,与金荣发生激烈冲突,展现出其冲动和忠诚的一面。
- 贾兰:明哲保身,冷漠处事,在学堂的纷争中保持中立,劝止贾菌参与冲突,展现出其冷静和理智的性格。
主题思想
- 教育的失败:通过描写贾府家塾的混乱和顽童闹学堂的事件,揭示了贾府教育的失败。家塾中人员混杂,风气败坏,教师贾代儒和助手贾瑞都未能尽到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责任,反而纵容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学堂成为滋生是非的场所。这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教育的衰败,也预示了贾府未来的没落。
- 社会阶级矛盾:闹学堂事件中,不同身份和背景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金荣作为贾家的亲戚,因嫉妒和不满,敢于挑衅贾宝玉和秦钟等贵族子弟,而贾宝玉等人的仆人茗烟等也因主人的地位而敢于与金荣对抗,展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的复杂人际关系。
- 人性的复杂:回中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贾宝玉和秦钟的纯真友情,袭人对贾宝玉的深情关怀,金荣的嫉妒和卑劣,贾瑞的贪婪和不负责任,贾蔷的心机和狡诈,茗烟的冲动和忠诚,贾兰的冷静和理智,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
艺术特色
- 细节描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如袭人为贾宝玉准备书笔文物的场景,以及她对宝玉的嘱咐,都表现出她对宝玉的关心和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辞别时的对话,也展现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互动。
- 对比手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贾宝玉与秦钟的纯真友情与金荣的嫉妒和卑劣形成对比,袭人的深情关怀与贾瑞的贪婪和不负责任形成对比,贾蔷的心机和狡诈与贾兰的冷静和理智形成对比,通过这些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 伏笔铺垫: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如贾宝玉与秦钟的友情,为后来秦钟去世时贾宝玉的悲痛做了铺垫。贾蔷挑拨茗烟与金荣发生冲突的情节,也预示了贾府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红楼梦》第九回通过描写贾宝玉与秦钟入学以及顽童闹学堂的事件,揭示了贾府教育的失败,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同时在艺术上也具有细节描写生动、对比手法鲜明、伏笔铺垫巧妙等特点。这一回的内容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红楼梦第九回摘抄和赏析分别是?
一、摘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赏析:
1、先写眉眼,再由面部写到全身,转而又回写目光、气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又回到细部,符合宝玉对黛玉的观察顺序。
2、以眼神为重点,侧重具体描写,从神态、行动和心理方面进行总体描写答1、不完全顺着宝玉的观感写,如“心较比干多一窍” ,则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3、艺术源于自然而又应该高于自然,作者没有必要拘泥于宝玉的审美观照,这里略带一点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恰到好处,便于对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进行全面刻画,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二、摘抄:
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赏析: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
扩展资料
红楼梦第九回解读
在本回中,贾府义学中粗鄙无耻的一面,被充分暴露出来。塾师贾代儒号称“年高有德”之人,却因受了薛蟠礼物,对其放任不管,任由其将学校变成风月之所。
贾代儒外出时将事务交长孙贾瑞管理,他却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为图些银钱酒肉,对薛蟠助纣为虐。金荣更是争风吃醋、散播流言的那种在每个人群中都可能出现的典型的小人。矛盾因此一步步激化。
而在一切对抗争斗中,都少不了运用权谋的、好事出头的、打下第一枪的、趁火打劫的。一场大混战,如同电影般活灵活现呈现在读者面前,贾蔷、茗烟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贾蔷的心思刻画,茗烟粗俗而生动的语言,都可谓一绝。
最后还是由李贵等大仆人出场平息争端。李贵手法老练,所依据的无非几条原则:
一、事态不能进一步闹大,惊动了老爷太太,大家都脱不了关系。
二、镇住为首闹事和承担责任的,对茗烟以喝骂为主,对贾瑞也一通指斥,晓以利害。
三、明确身份后按照高低贵贱原则进行补偿处理,首先满足身份最高的宝玉的要求,各方施压要求金荣磕头道歉。在这里,真正的是非曲直,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地位决定最后的结局。
即便金荣被迫磕头后极度不满,他也不敢质疑宝玉的特殊地位,而只是怨恨秦钟:不过是贾蓉的小舅子,又不是贾家的子孙,附学读书,也不过和我一样。换言之,地位高的才可以为所欲为。
学堂的这一场混乱,是贾府乃至整个社会的缩影,物欲横流、粗鄙恶劣,生命中的美好、简单纯粹的情感来到这里后都要被扭曲、毒化。虽然权威、高低贵贱的制度把所有混乱都强行压下来,但每个生命在其中都受到伤害,或者变形。
本文推荐:资阳新楼盘:https://ziyang.zfsf.com/loupanxinxi/
- 上一篇: 很造句一年级(03/18更新)
- 下一篇: 观潮朗读音频(03/1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