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卫风硕人赏析
最佳答案:
主题思想
- 赞美庄姜:全诗主要赞美庄姜的美貌、高贵出身和婚礼的盛大。
- 反映社会风貌:通过描写庄姜的婚礼场面,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俗。
艺术特色
- 铺陈手法:全诗通篇使用铺陈手法,详细描述了庄姜的出身、美貌和婚礼盛况。
- 比喻生动:诗中用多个比喻描绘庄姜的美貌,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形象生动。
- 叠字运用:诗中大量使用叠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如“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等。
- 动静结合:在描写庄姜的美貌时,既有静态的描写,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又有动态的刻画,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结构布局
- 层次清晰:全诗四章,每章七句,结构整齐。第一章介绍庄姜的出身,第二章描写她的美貌,第三章描述婚礼场面,第四章以自然景观衬托婚礼的盛大。
影响与评价
- 文学影响:《硕人》被誉为描写美人的千古绝唱,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曹植的《洛神赋》等作品中都能看到其影子。
- 名家点评:清代姚际恒评价其“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方玉润认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是传神写照的典范。
《卫风?硕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女性美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诗经·卫风·硕人注释
《诗经·卫风·硕人》中的“硕人”一词,在篇章中被用来形容人的高大,如“硕人俣俣”(《诗·邶风·简兮》)和“硕人之宽”(《诗·卫风·考盘》),有时也象征着宽广的胸襟。"颀"则代表头俊美,如“颀,头佳貌”(徐锴《说文系传》)。
"褧"是古代女子穿的细麻布罩衣,如“衣锦褧衣”(《诗·郑风·丰》)。"私"在诗中指非正式的亲戚关系,如女子称呼姊妹之夫为“私”。"荑"是草名,象征着质朴,如“自牧归荑”(《诗·邶风·静女》)。
“蝤蛴”则借喻妇女脖颈的洁白丰润,以其为美。“瓠”是葫芦,常用于形容人的牙齿洁白,如“瓠齿”。“犀”在诗中意味着锋利和坚固,如“器不犀利”(《汉书·冯奉世传》)。
“螓”形容女子的额头方广,如“螓首蛾眉”。"倩"形容美人含笑的神态,“盼”则比喻美目流转。“敖”最初指闲游,这里形容人散漫无度。“说”在诗中既是休息之意,也是古代军队扎营时的警卫任务。
"牡"特指雄性的马匹,如“雉鸣求其牡”(《诗·邶风·匏有苦叶》)。"幩"指的是马口两侧的装饰绸带,象征华丽。“镳”则寓意美盛,如“驷介镳镳”(《诗·郑风·清人》)。
“翟”在诗中常指装饰用的雉羽,“茀”则表示杂乱,“罛”指大鱼网,“濊”形容水声,“鱣”指的是大鲤鱼,“鲔”是古代鲟鱼的别称,“发”形容鱼尾击水之声,“葭”象征疏远,“菼”则指初生的荻草。
“庶”在这里表达希冀的意思,如“庶几赦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姜”则指地名姜水,“孽”表示忧虑,“朅”则指离去或豪迈。这些词在《硕人》中,共同描绘了一幅丰满、美丽且具有特色的女子形象。
扩展资料
阅罢《硕人》,这幅妙绝千古的“美人图”,留给人们最鲜活的印象,是那倩丽的巧笑,流盼的美目——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