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最后的晚餐作品赏析
最佳答案:
题材与内容
- 宗教题材:作品取材于《新约圣经》,描绘了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场景。耶稣宣布“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后,门徒们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如震惊、愤怒、怀疑等。
- 人物刻画:画中人物从左到右分别是巴多罗买、小雅各、安德烈、犹大、西门彼得、约翰、耶稣、多马、大雅各、腓力、马太、达太和奋锐党的西门。每个人物的表情、手势、眼神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构图与布局
- 创新构图:达?芬奇打破了传统布局,让十二门徒分坐耶稣两侧,耶稣孤寂地坐在中间,脸被身后明亮的窗户映照,使观众的目光自然聚焦于耶稣身上。
- 对称设计:画面采用对称的构图,十二位门徒分为左右两侧的三组,各具姿态,增强了画面的秩序感。
色彩与光影
- 光影运用:耶稣身后窗外柔和的光线从他身后洒入,带有一种神圣之光的意象,使他仿佛被笼罩在光辉之中,而周围的门徒们被笼罩在光影之间,既象征了他们的忠诚,也暗示了他们人性的弱点与挣扎。
- 明暗对比:画面背景深沉,人物部分明亮,通过明暗对比增强了三维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
艺术价值与影响
- 文艺复兴之先河:作品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极为精细,被誉为文艺复兴之先河。
- 艺术创新:成功运用透视法,营造出三维空间效果;首创性地将所有人物面向观众,赋予每个角色独特的情感和个性。
- 文化影响:作为宗教题材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对后世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细节与象征
- 犹大的细节:犹大手中的钱袋和散落的盐暗示了他的背叛和未来的不幸;他身边有一把匕首对着他,表明有人已知道是他出卖了耶稣。
- 面包和酒:桌上的面包和酒预示着后来的圣餐仪式,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通过以上赏析,我们可以看到《最后的晚餐》不仅是达?芬奇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更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构图、细腻的情感表现、巧妙的光影运用和深刻的主题,跨越时空,触动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灵。
最后的晚餐画里面一共有几个人
“最后的晚餐画”里面一共有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有耶稣和他的12位门徒。
《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画面中的人物,以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1、画面介绍
(1)内容背景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据《新约圣经·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就给了犹大30块钱。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
(2)构图布局
《最后的晚餐》宽420厘米,长910厘米[2] 。达·芬奇不仅在绘画技艺上力求创新,在画面的布局上也别具新意。一直以来,画面布局都是耶稣弟子们坐成一排,耶稣独坐一端。达·芬奇却让十二门徒分坐于耶稣两边,耶稣孤寂地坐在中间,他的脸被身后明亮的窗户映照,显得庄严肃穆。背景强烈的对比让人们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耶稣身上。耶稣旁边那些躁动的弟子们,每个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各不相同。尤其是慌乱的犹大,手肘碰倒了盐瓶,身体后仰,满脸的惊恐与不安。
2、做品赏析
(1)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仅标志着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成熟与伟大。这件作品达到了素描表现的正确性和对事物观察的精确性,使人能真切感受到面对现实世界的一角,在构图处理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物形象的组合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画面有着一种轻松自然的平衡与和谐。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使圣餐题材的创作向历史源流的文化本义回归,从而赋予了作品以创造的活力和历史的意义。
(2)沃尔夫林在《古典艺术》中,用专门的章节对列奥纳多的《最后的晚餐》作了精彩的分析。沃尔夫林认为,列奥纳多在两个方面打破了传统。他取消了犹大独处的位置,改变了约翰卧睡的姿态。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的每一章节都引用这件作品来论证他提出的形式概念。他为还原了(或建构了)列奥纳多创作之初所面临的形式问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80%E5%90%8E%E7%9A%84%E6%99%9A%E9%A4%90/572?fr=aladdin
最后的晚餐中都画了谁啊?
耶酥在全部人物中占着最重要最明显的位置,正处于画面各条透视线的焦点处。他将12位门徒平均分配,左右各置6人,这12人又被分成4组,各自之间由相互的动作和姿势联系在一起。由于耶酥说出的话具有一定的震动性,12个人必然有所动作,但这些动作设计非常自然,画面上毫无杂乱之处。它们完全是根据每个门徒不同的性格完成的!左边的一组分别是巴多罗米奥(左一),小雅各(左二),安德烈(左三),巴多罗米奥好象是怀疑自己听错了,他从座位上跳起来,将手按在桌子上,扭头面向耶酥,他的情绪最为激动身边两人也都跟着转向耶酥。由于他坐在最左侧,欣赏者可以通过他朝向耶酥的目光把欣赏的中心自然的转移到耶酥的身上。右边的一组是达太(右一),西蒙(右二),马太(右三)三人,他们也都是惊诧的表情,但是手却是不约而同的指向了耶酥,自然,欣赏者的目光也会随着手指的方向集中到焦点人物──耶酥,右中一组是腓力(右四),老雅各(右五),多马(右六),他们拥聚在耶酥面前,以各自的姿势表示惊讶与不安!最后一组人物是犹大(左四),彼得(左五),和约翰(左六),约翰垂着眼表示忧郁和绝望,彼得则情绪激昂地手握餐刀,似在责问:“谁是叛徒!”惟有犹大一个人不作手势不加询问,而是怀着一种畏惧和紧张的心情向后退仰,右手支桌,下意识地捏紧了装着出卖耶酥所得的30个银币的钱袋,惊恐地盯耶酥,与平静的摊开双手坐在众门徒中间的耶酥形成了对比。不仅如此,达·芬奇还在色彩上有意的使犹大处于阴影之中,以一种灰色调表示了一种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