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朝花夕拾后记赏析(02/21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21 22:29 2

      内容概述

      - 订正错误:鲁迅在《后记》中首先订正了《二十四孝图》中“马虎子”应作“麻胡子”的错误,并引用《资暇集》中的内容进行佐证,体现了他治学严谨的态度。

      - 版本对比:鲁迅对不同版本的《二十四孝图》进行了对比,如光绪己卯肃州胡文炳作的《二百册孝图》和同治十一年刻的《百孝图》,指出早在鲁迅写《二十四孝图》之前,就有人对“郭巨埋儿”等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提出质疑。

      - 插画评论: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插画进行了评论,他选取了三种不同的“老莱娱亲”版本进行对比,认为这些图画缺乏家庭氛围的有趣和真实,老莱子对父母的撒娇显得做作肉麻。

      - 活无常形象分析:鲁迅详细分析了活无常的形象,他原本想从别人书中找一张活无常的插图,却发现不同版本的《玉历》中戴高帽子的鬼差叫法不统一,有的是阳无常,有的是死有分等。他认为活无常和死有分合起来是人生的象征,活无常是有活人魂魄的阴差,穿着死有分的衣服,带着活无常的名号。

      写作手法

      - 对比手法:鲁迅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二十四孝图》和活无常的形象,突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以及民间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

      - 讽刺手法:鲁迅在《后记》中运用讽刺手法,对封建孝道和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批判。例如,他讽刺那些表面上宣扬孝道,实际上却虚伪做作的人,以及那些对传统文化不加思考地盲目崇拜的人。

      - 细节描写:鲁迅在《后记》中对插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陈村何云梯”画的“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一段,以及“直北李锡彤”画的“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一段,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插画的风格和内容。

      思想情感

      -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鲁迅在《后记》中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封建孝道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性,应该被摒弃。

      - 对民间文化的关注:鲁迅对民间文化中的活无常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体现了他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 对现实的批判:鲁迅在《后记》中通过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分析,对当时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批判,他呼吁人们要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批判和反思传统文化,追求真理和进步。

      《朝花夕拾》后记是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现实社会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批判,体现了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

本文推荐:金平室内设计培训:https://jinping.hhxxg.com/shinashejipeixun/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