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早发白帝城的古诗怎么读
最佳答案:
《早发白帝城》的读音:
zǎo fā b?i d? ch?ng
早 发 白 帝 城
t?ng lǐ b?i
唐?李 白
zhāo c? b?i d? cǎi y?n jiān,qiān lǐ jiāng l?ng yī r? hu?n。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liǎng ?n yu?n shēng t? b? zh?,qīng zhōu yǐ gu? w?n ch?ng shān。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朗读时,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那种欢快、喜悦的心情。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节奏来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怎么读?
早发白帝城,
它们的汉语拼音就是:
zǎo fa báidìchéng,
国家规定,词语之间必须用空格隔开。
朝发白帝的读音
朝发白帝的读音是:(zhāo fā bái dì)。意思是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原句出自于南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三峡》篇。
《三峡》(节选)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扩展资料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
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
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