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杜甫望岳赏析(02/17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7 14:52 4

杜甫望岳赏析

杜甫望岳赏析

 最佳答案: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洋溢着其青年时期的浪漫与激情。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虽无一个“望”字,却将“望岳”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从远望、近望到凝望,最后到想象中的俯望,层层递进,展现出泰山的雄伟磅礴,也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以设问开篇,“岱宗”指泰山,其巍峨之姿让诗人初见时惊叹不已,不知如何形容,故有“夫如何”之问。而“齐鲁青未了”则是对这一问题的绝妙回答,在古代,泰山处于齐鲁两国之间,其山色绵延,横跨齐鲁大地,“青未了”生动地描绘出泰山的葱郁之色无边无际,浩渺浑涵,仅从这一点,便能让人感受到泰山的雄伟壮阔,此为远望之景,诗人以独特视角,借齐鲁大地烘托出泰山的高大形象。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人聚焦于泰山本身,进一步描绘其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造化”指大自然,“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仿佛它将所有神奇秀丽都钟情地赋予了泰山,使泰山充满了灵秀之气。“阴阳割昏晓”更是精妙,“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泰山高耸入云,以至于山南山北仿佛被分割成清晨与黄昏两个不同的世界,“割”字极具表现力,凸显出泰山的雄伟险峻,犹如一把利剑将天地划开,静止的泰山瞬间充满雄浑的力量。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诗人将目光拉近,细望泰山。山间云雾缭绕,层层叠叠,仿佛从诗人胸中涌起,让人不禁心胸激荡,“荡胸”二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境。“决眦入归鸟”则描绘出诗人极力睁大眼睛,注视着归巢的鸟儿飞入山林的情景,“决眦”一词将诗人对泰山景色的痴迷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泰山的深邃清幽,连归鸟都能在此找到栖息之所。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由望岳而生发出登山的强烈愿望,“会当”意为一定要,表现出诗人坚定的决心。诗人想象自己有朝一日登上泰山之巅,俯瞰四周,群山皆在脚下,显得如此渺小。这两句诗不仅再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更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无数后人勇攀高峰。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其语言精炼,用词精准,如“钟”“割”“荡”“决”等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泰山的神韵,体现了杜甫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 。你对这首诗的哪个部分还有疑问,或者想进一步探讨杜甫其他作品的赏析呢?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