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送子由使契丹赏析
最佳答案:
情感表达
- 兄弟情深:首联“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写兄弟二人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展现了苏轼与苏辙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 爱国情怀:颔联“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勉励苏辙不辞辛苦,要让辽主认识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体现了苏轼对国家的热爱和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 思念之情:颈联“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以想象之笔写出苏辙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表达了苏轼对弟弟的牵挂。
- 谆谆嘱咐:尾联“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嘱咐苏辙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既体现了苏轼的谦虚,也表达了对弟弟安全的担忧。
艺术特色
- 用典精妙:诗中多处用典,如“凤麟”比喻杰出的人才,“清禁月”指皇宫中的月亮,“武林春”指杭州的湖光山色等,这些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平实: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将情感表达得真挚感人,体现了苏轼诗歌“以意为主”的特点。
- 结构严谨:诗歌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展开,首联点题,颔联劝勉,颈联嘱咐,尾联望归,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不仅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还体现了苏轼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弟弟的关心,是苏诗中抒发爱国情怀的佳作。
梦溪笔谈 人事 译文
原文: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子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系。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____沈括《梦溪笔谈》 译文: 相传虹能到溪流或山涧里喝水,确实如此。熙宁(宋神宗年号)年间,我出使契丹,到了极北方黑水境内的永安山下建起帐篷。那个时间刚好雨后初晴,彩虹出现在帐篷前的山涧中,我和同事靠近山涧观赏它,看到一条虹的两端都垂到涧中。叫人越过山涧,隔着虹相对站立,距离大概有几丈,中间如隔着一层薄纱。当站在涧的西边往东看就能看见,当站在涧的东边往西看,在阳光的闪烁下什么都看不见。过了很久虹稍微偏向正东方,越过山峰而离去了。第二天走了一段路,又看到了虹。孙彦先说:“虹是雨里面太阳的影子,太阳照射雨后就会出现。”
诗经氓讲了什么故事
《国风·卫风·氓》讲述了一位女子从青梅竹马、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一刀两断的全过程,把弃妇的悲愤一泻无余地抒写了出来。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国风·卫风·氓》是先秦时期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节选原文: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当你妻子整三年,终日忙碌活全干。起早贪黑操家务,没有哪天有空闲。生活安定无忧愁,你却粗暴又专横。亲兄亲弟不知情,总是拿我作笑柄。静心思前又想后,独自悲愁心哀伤。
当初相约同到老,到老尽是愁和怨。淇水虽宽有河岸,漯河再阔也有边。从小一块同游乐,有说有笑心喜欢。忠诚盟誓都明白,哪知从此已改变。过去时光不留恋,一刀两断不再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
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
《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诗词赏析
《卫风·氓》这首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名家点评
古文字学家高亨《诗经今注》:这首诗的主人是一个劳动妇女。她的丈夫原是农民。他们由恋爱而结婚,过了几年穷苦的日子,以后家境逐渐宽裕。到她年老色衰的时候,竟被她丈夫遗弃。诗的主要内容是回忆已往,诅咒现 在,怨恨丈夫,慨叹自己的遭遇。
中国文学史家陈子展《诗三百解题》:《氓》篇和《谷风》一样,也是弃妇之词。这都是关于民间妇女生活的故事诗,可以作为小说来读。陈沣《读诗日录》说:“此篇绝妙。”《谷风》篇的弃妇确是由于其丈夫得新忘旧,《氓》篇的弃妇像是由于其夫始乱终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氓
本文推荐:弥勒电脑回收:https://mile.hhxxg.com/diannaohuishou/
- 上一篇: 红楼梦29回赏析(02/17更新)
- 下一篇: 白色的英文(英语的颜色作文 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