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诗赏析
最佳答案:
#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前两句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中断”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浩荡而出的景象。“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写出江水奔腾回旋及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是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使两岸青山有了生命和感情。“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靠近天门山的情景,也展现了诗人欣睹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整首诗在描绘天门山雄伟景色的也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的自我形象。
#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诗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绝妙地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
#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首句诗人放开视野,想象整个江南大地,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运用映衬手法,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突出“江南春”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千里”为后面描写奠定基础。第二句运用列锦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村、山郭、酒旗等物象,由大到小,表现出空间位置,突出江南建筑特色,“风”字增添了诗歌动态感和文化底蕴。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通过写南朝遗留下来的众多寺庙在烟雨中的景象,给江南春景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也流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全诗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意境。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在这密林之中无人知晓,只有明月似解人意前来相伴。诗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却能将夜静人寂的情景融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以及与自然相融合的意趣。
关于“古代古诗词加赏析”的诗句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其一)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津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磨明如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忧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李华),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气爽之日,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这里李白是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并且“览”字富有表现力。用了夸张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的悲伤。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这首诗运用了起伏跌宕的笔法,一开始直抒胸中忧愁,表达对现实强烈不满。既而又转向万里长空,精神一振,谈古论今,以小谢自比自己,表露出自己“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远大抱负。接着诗人又从美丽的理想境界回到了苦闷的现实当中,只得无奈地选择逃避现实。全诗大起大落,一波三折,通篇在悲愤之中又贯穿着一种慷慨豪迈的激情,显出诗人雄壮豪放的气概。
3、山园小梅 其一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赏析: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风中起句,“众”与“独”字对出,言天地间只有此花,这是何等的峻洁清高。然而梅品虽高,却不骄傲,只在一方小园而且是山间小园实际是空中楼阁中孤芳自赏,这又是一种何等“丰富的宁静”与充实的美丽。 颔联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它为人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状其轻盈,“翩若惊鸿”;“横斜”传其妩媚,迎风而歌;“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
20首古诗带赏析。
1、《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描绘月夜泊船情景的七言绝句。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描绘了夜晚的清冷,“江枫渔火对愁眠”展现了江边景色的宁静,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寺庙的钟声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
2、《离思》
元稹的《离思》通过描绘女子早晨对镜梳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自爱残妆晓镜中”和“须臾日射胭脂颊”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对镜自怜的情态,而“一朵红苏旋欲融”则以花喻人,表现了女子娇媚动人的风姿。
3、《赠汪伦》
李白的《赠汪伦》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为名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以桃花潭水之深比喻友情之深,情感真挚,形象生动。
4、《咏柳》
贺知章的《咏柳》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赞美柳树的美丽,用“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春风的神奇力量,形象生动,语言优美。
5、《回乡偶书》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通过对“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时光变迁带来的情感变化。
6、《山中》
王勃的《山中》以“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用“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描绘了秋日的山中景色,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7、《劝酒》
于武陵的《劝酒》以“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为名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劝慰。诗中“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以花喻人,表达了人生充满离别和风雨的哲理。
8、《乐游原》
李商隐的《乐游原》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为名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无奈和感伤。诗中通过对夕阳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9、《问刘十九》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以“能饮一杯无?”为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饮酒的渴望。诗中通过对雪夜饮酒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氛围。
10、《独坐敬亭山》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为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敬亭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友人的送别,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友情永恒的感悟。
12、《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的《留别王侍御维》通过对诗人自己失意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知音难觅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知音难觅的感慨。
13、《终南山》
王维的《终南山》通过对终南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终南山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14、《赠孟浩然》
李白的《赠孟浩然》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为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孟浩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5、《春望》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国破家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景色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16、《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通过对黄鹤楼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17、《登高》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秋天的景色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18、《安定城楼》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通过对安定城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安定城楼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19、《蜀相》
杜甫的《蜀相》通过对诸葛亮生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0、《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通过对钱塘湖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中通过对钱塘湖春天的景色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本文推荐:白银新楼盘:https://baiyin.zfsf.com/loupanxinxi/
- 上一篇: 开心造句子(02/17更新)
- 下一篇: 实体店与网上旗舰店商品质量是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