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五绝小满赏析(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7 10:00 5

本文目录:

五绝小满赏析

 最佳答案:

      原文

      《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译文

      - 夜莺在茂盛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

      - 我最喜欢观看这个时节田垄间的麦子,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摇曳,笑看那满地落红。

      注释

      - 皓:洁白、明亮。

      - 醒:明显、清楚,小满时节,天空澄澈,弯月挂空,也显得耀眼明朗。

      - 垄头麦:田间的麦子。

      - 落红:指落花。

      赏析

      - 首句“夜莺啼绿柳”:从视听两个角度描绘了小满时节的夜景。夜莺在翠绿的柳树枝上鸣叫,声音高亢明亮、婉转动听,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次句“皓月醒长空”:用拟人的手法写一轮明月唤醒了沉睡的深蓝色的夜空,既见月光皎洁明亮,又见晴空万里,广阔无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澄澈的氛围。

      - 第三句“最爱垄头麦”:直接抒情,表达诗人对田间麦子的喜爱。小满时节,麦子即将成熟,丰收在望,诗人对此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 末句“迎风笑落红”: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麦子人格化,形象地描绘出麦子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在笑着迎接落花,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领悟。

      整体评价

      - 这首诗色泽鲜明,语言清丽活泼,传神地写出了小满时节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

      - 诗人通过描绘小满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诗中运用了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小满时节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五绝小满赏析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赏析。

      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的,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的,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得手在描绘倩影。

翁去八百里,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享影不孤 赏析

      这是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引用而写成的一幅对联。

      翁去八百里,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应该是亭影不孤,你可以再去核实一下)

      翁去八百里,是说欧阳修(尊称他为翁)离开八百里(应该是贬官以后离开京城八百里),但这不影响他喝酒且喝醉。

      山行六七里,是《醉翁亭记》中的原句。本来是说走了六七里山路就能看到一个醉翁亭,但是现在,走上六七里山路,就不再只有一个醉翁亭了,(还有很多其它的亭子)

      总的是赞扬了欧阳修身在江湖,心忧朝堂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明他被后人所缅怀,他并不孤单。

泊秦淮作者在诗的首句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起作用

      答法一:1)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这四种景物都融合在一起(以互文见义的写法将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生动贴切的表达),传神的勾勒出秦淮河上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描写了秦淮河上的自然美景)

      2)渲染了一种清冷愁寂的气氛,同是也是诗人伤感,悲凉心情的写照。

      答法二:将“烟”“水”“月”“沙”这四种景物都融为一体,点出朦胧凄凉的气氛。

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所蕴含的感情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