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陶者古诗的意思(古诗陶者的原文及注解)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4 08:49 6

本文目录:

陶者古诗的意思

陶者古诗的意思

 最佳答案:

      《陶者》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为:“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这首诗的意思是: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诗的前两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写烧瓦工人在自家门前挖呀挖,把门前的土都挖光了用来烧制瓦片,然而自己住的屋子上面却没有一片瓦。这里将陶者“陶尽门前土”的辛勤付出与“屋上无片瓦”的贫困现状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了陶者的劳动成果被剥夺,生活困苦不堪,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

      后两句“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描写了那些富贵人家,他们的十指从来都不沾染泥土,却住着高楼大厦,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十指不沾泥”形象地刻画了富贵者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与陶者的辛勤劳作形成强烈反差;“鳞鳞居大厦”则进一步描绘了富贵人家居住条件的奢华,更加凸显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整首诗通过对陶者和富贵人家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劳而获、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强烈愤慨。诗中没有直接发表议论,而是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形象来揭示社会现实,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思考其中的不公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陶者古诗意思

        意思: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陶者》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运用质朴的语言讽刺时事,控诉与指斥社会中不平等现象,只用事实对照,不加评论,发人深省。

        《陶者》原文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者》注释

        1、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2、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3、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4、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陶者》赏析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

        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陶者》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反映的是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陶者》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皇祐(1049—1054)初期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释《孙子》。

      参考文献: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3、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4、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古诗陶者的原文及注解

      古诗陶者的原文及注解:

      1、原文:《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2、译文:

      烧瓦工人挖光门前的土来烧瓦,但自家房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3、注释: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沾:同“沾”。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佑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佑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南宋刘克庄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等。

      梅尧臣有文集四十卷,已佚。传世作品有《宛陵集》六十卷、《梅氏诗评》一卷,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另有《毛诗小传》二十卷、《唐载纪》二十六卷。

      《全宋诗》录其诗25卷,《宋诗精华录》录其诗二十四首,《全宋词》录其词三首。宋明以来,《宛陵集》屡有刊刻,今存宋嘉定重修本(残卷)、明万历刊本和正统刊本、清康熙四十一年刊本等。朱东润著有《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本文推荐:无锡民宿短租:https://wuxi.zfsf.com/minsuduanzu/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