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经典文学作品赏析(名词解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3 10:00 2

本文目录:

经典文学作品赏析

经典文学作品赏析

 最佳答案:

      # 《红楼梦》

      《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出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书中人物形象丰满立体,王熙凤精明能干、泼辣狠毒,林黛玉敏感细腻、才华横溢。其艺术成就极高,诗词歌赋精妙绝伦,如《葬花吟》借花喻人,尽显林黛玉的哀怨与对命运的悲叹。通过对贾府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封建贵族家庭的奢华与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必然灭亡的命运。

      # 《哈姆雷特》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杰出之作,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典型,他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熏陶。父亲的猝死、母亲的改嫁,让他从理想的云端跌落谷底,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迷茫。他装疯卖傻,与叔父克劳狄斯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剧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等经典独白,深刻地揭示了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死亡、道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作品以高超的戏剧技巧,如跌宕起伏的情节、精彩的人物对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丑恶,以及正义与邪恶的激烈冲突。

      #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的这部魔幻现实主义巨作,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为脉络,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元素,展现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美人儿蕾梅黛丝抓着床单升天等情节,充满奇幻色彩,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特点。书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法,“百年孤独”象征着拉丁美洲长期以来的封闭、落后与孤独。时间和空间在书中交错混乱,人物命运相互交织又各自孤独,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拉丁美洲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沉忧虑。

      #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追求平等和独立的女性形象。简?爱自幼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受尽了舅妈和表兄的冷眼与欺辱,但她没有因此而沉沦,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尊严和信念。在桑菲尔德庄园,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相爱,却在婚礼上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毅然选择离开。简?爱的爱情观超越了时代,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平等与契合,而不是物质和地位。这部作品通过简?爱的经历,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不公,歌颂了人性的美好与尊严,激励着无数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看书看的就是人生 社会

      首先要塑造自己的心性 至少先要有是非善恶的正确标准吧

      那么文学鉴赏能力就算不出色 也中规中举

      其次就是天赋和努力了

      而天赋是不变的

      所以只有多读多看了 还有和人讨论读书感

      看书要先看感兴趣的 有事倍功半之效

      然后兴趣的范围就会慢慢大起来

      因为书的内容是相关联的

湖南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

      语文科考试大纲说明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我省统一使用的普通高中教材为依据。

      命题根据高校合格新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切合我省中学语文教学和中学生语文水平的实际。

      Ⅲ、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量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Ⅳ、考试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根据普通考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外国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五个模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必考与选考两个部分。

      一、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古代诗文(指定篇目见附录)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

      了解论述类文章与实用类文章(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语言特色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学类文章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分。

      二、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特长、个性和探究能力的发展,着重体现“应用·拓展”与“发展·创新”两大目标,侧重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与能力层级:

      1.分析综合 C

      分析作品的主题表达和结构特点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品味、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思想内涵及语言艺术

      评价文本的基本观点和情感态度

      对文本某些特色作深入思考,形成看法并作出判断

      3.表达应用E

      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看法,表达情感

      有创意地设计文本

      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得体地表达

      修改文章

      4.探究 F

      知人论世,探讨文本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及社会价值

      就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解读,就某些问题提出独到见解

      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必考题,144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96%;选考题,6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4%。

      全卷共7道大题,22至24道小题。

      试卷内容、题量、赋分:

      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5小题左右,15分左右。

      二大题:文言文阅读,5小题左右,22分左右。

      三大题: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其中,古代诗歌鉴赏,1小题,7分左右;古诗文默写,1小题,6分左右。

      四大题: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3至4小题,12分左右。

      五大题: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4至5小题,22分左右。

      六大题:选做题,2小题,6分,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七大题:写作,1小题,60分。

      附录:

      古诗文默写篇目(略)    Ⅵ.题型示例   Ⅶ.样卷

          《高考湖南卷考试说明》的主要情况和2010年学科命题的基本构想

      (一)关于语文

      1.考试说明的制定,在确保稳妥的基础上求变化

      (1)增加了命题的指导思想:

      明确把湖南省统一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命题的依据之一。

      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调整了考试内容

      把国家方案中设计为选修内容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调整为必考内容,其中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一道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一道大题。

      2.试卷的设计,在坚持稳定的基础上求创新

      (1)未增加整卷题量总分。

      共七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50分。

      内容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选做题”与“写作”等部分。

      (2)全卷书写量有所减少。

      在样卷中,去掉了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题,新增了100字左右的选做题,书写量减少了200字。

      (3)取消了“文章赏析题”。

      (4)新增选做题,分值将逐年增大。

      选做题,分值6分,采取二选一的方式,从阅读与表达两者中选择。

      3.明年的命题思路,在注重考查素养的基础上求发展

      (1)尊重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基础,体现新课改精神。

      明年将从命题的内容上下工夫。

      “语言文字运用”,坚持从拼音、字形、词语、病句和语用等方面命题,着眼于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古代诗文阅读”,对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进行检验和考查,通过默写对古代诗文熟悉与积累程度进行考查。

      默写分值暂时不变。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要求考生在阅读时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写作题”:在论叙文、议论文两种文体中考查考生观察生活、感悟生命、综合应用各种表达方式,有创意、有个性、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与思考。

      (2)体现探究,增设“选做题”

      增设“选作题”,明年将在“阅读”和“表达”两部分命题提供选择。

      阅读方面的命题,强调个性化的感悟以及多元化的解读、探究等,注重考查考生对有关材料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有个性、有创意的解读。

      表达命题,强调语文的实际应用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交流,注重考查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名词解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批判现实主义真实而又矛盾的艺术世界里,处处响彻着人道主义者们自信而困惑的颤音。它已成了人们认识历史,认识人类心灵发展史的教材。

本文推荐:阜新市民宿短租:https://fuxinshi.zfsf.com/minsuduanzu/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