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描写雪的诗句
最佳答案:
- 壮美之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喻冬雪,展现出塞外雪后奇丽的风光。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源自李白的《北风行》,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燕山雪花的巨大,渲染出一种壮阔而又苍凉的氛围。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在《别董大二首》中,以黄云蔽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景象,衬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苍茫与悲壮。
- 孤寂之雪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中,在漫天大雪的背景下,孤舟上的蓑笠翁独自垂钓,凸显出一种遗世独立的孤寂。
-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的《除夜》里,残雪覆盖的乱山之中,诗人独对孤烛,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凄凉。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通过犬吠和风雪中的归人,营造出一种荒寒孤寂的氛围。
- 浪漫之雪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在雪欲来的黄昏,邀请友人共饮,充满了温馨浪漫的气息。
-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的《雪梅?其二》,将雪与梅、诗联系在一起,富有诗意和情趣。
-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的《卜算子?雪月最相宜》,描绘出雪与月、梅相互映衬的清幽绝美的画面。
- 灵动之雪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春雪》中,白雪仿佛有了灵性,嫌春色来得太晚,便化作飞花穿庭而过。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的《对雪》,把雪花比作六出的飞花,生动地写出了雪花飘落时的轻盈和美丽。
-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吕温的《冬夜即事》,以花落喻雪片,以镜破喻冰纹,形象地表现出雪的灵动和月光下冰雪的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