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山大学哲学考研难吗
最佳答案:
# 院校及专业层面
- 院校实力强劲:中山大学是985、211高校和一流大学,在全国综合实力排名靠前,其研究生院实力评级为A 。这样的名校光环吸引了众多考生报考,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哲学学科优势突出:中山大学哲学系历史悠久,学术根基深厚,早期有冯友兰、吴康等名家奠定学术基础,如今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招生情况复杂:从招生数量看,近年招生名额稳定在七八十个左右,但推免生占一定比例。比如马哲专业在21年专项计划扩招后,近两年处于缩招状态。部分专业如中国哲学、外国哲学报考人数多,报录比相对较高。
# 考试内容层面
- 科目有难度:中山大学哲学系大部分专业考察中哲史和西哲史两门课,部分专业如马哲考西哲史和马哲等。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翻译评析、材料分析等。如西哲史的材料分析题要求考生看过原著,能判断出处并进行解析和延伸;中哲史的翻译评析题需要对文言词精准把握。
- 注重基础与拓展: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基础知识,还注重对哲学原著的考察以及对知识点的拓展理解。比如中国哲学史除了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重点人物,一些冷门思想家也常考。
# 竞争层面
- 高分云集:从2023年录取情况来看,马哲和外哲的录取线都在390以上,4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众多,且中、西、马、伦理学、儒学方向分数十分密集。
- 跨考人数多:哲学专业对跨专业考生限制相对较少,很多其他专业考生因对哲学感兴趣或出于提升学历等目的选择跨考,这也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像科哲、儒学、博雅学院的哲学专业等相对小众或新增的专业,目前竞争不算太大。
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科目以及参考书目有哪些?
中国哲学你可以用冯达文和郭齐勇版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西哲我用的是邓晓芒和赵林的,不过德国古典哲学部分不建议看他的,因为很多翻译不太适合刚学哲学的比较难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