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习知识 > 正文

楷书赏析(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怎样赏析)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9 07:44 2

本文目录:

楷书赏析

楷书赏析

 最佳答案: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而得名。以下从不同方面对楷书进行赏析:

      # 笔画形态

      楷书的笔画要求极为严格,一点一画皆需精到。起笔、行笔、收笔都有明确的规范,如横画要平,竖画要直,撇画要飘逸,捺画要舒展,点画要灵动,钩画要挺拔,挑画要有力,折画要干脆。例如颜真卿的楷书,其笔画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 结构布局

      楷书的结构强调规整、端正,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体现出严谨的秩序感。其追求方正和匀称,在平正的基础上寻求变化。有的楷书结体紧密,如欧阳询的字,内紧外松,字势偏长,给人以严谨、端庄之感;有的则较为宽博,像颜真卿的楷书,外紧内松,整体苍劲雄健,具有豪迈之气。

      # 笔法运用

      楷书的笔法丰富多样,包括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中锋用笔是楷书的核心笔法,能使笔画圆润饱满、富有立体感。例如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笔”和“圆笔”并举,“方笔”使笔划的起笔和收笔处有棱角,呈方形,字的笔画显得厚重遒劲。运笔过程中还讲究提按、转折等技巧,通过提按变化来表现笔画的粗细、轻重,通过转折的方圆来体现不同的风格特点。

      # 风格流派

      从古至今,楷书名家众多,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例如“欧体”(欧阳询),于平正中见险绝,结构严谨,笔法刚劲有力;“颜体”(颜真卿),端庄豪放,以“筋”为主,形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柳体”(柳公权),以骨力劲健见长,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赵体”(赵孟頫),创造了具有行书笔意的楷书风貌,雄浑而不失秀美,端庄而不失灵动。

      # 整体意境

      优秀的楷书作品不仅在笔画、结构、笔法上表现出色,还能营造出独特的整体意境。有的作品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如虞世南的楷书,用笔圆润俊朗,结字庄重肃穆,整体舒卷自如,似闲庭信步,一派秀雅中和气象。有的则展现出磅礴的气势,如颜真卿的《勤礼碑》,笔画挺拔俊朗,浑厚有力,结体宽裕,外紧内松,整体苍劲雄健,具有豪迈之气。

怎样鉴赏书法

以有灵之心观有情之物 以有实之力评有法之物 以有德之行练有体之物

怎样鉴赏书法

以有灵之心观有情之物 以有实之力评有法之物 以有德之行练有体之物

钱沣楷书对联欣赏

钱沣(1740-1795)清代书法家。云南昆明人。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官通政司副使、御史。其诗文苍郁劲厚得古意。书法学颜真卿,晚年参以欧阳询、褚遂良法,用笔峻拔,气势宏大,行书参米芾笔意,雄浑多姿。近人马宗霍《霋岳楼笔谈》云:“南园学颜得其骨,学欧得其势,学褚得其姿,故其临写虽各肖本体,而自运者遂融为一家。”清中叶后,欲追颜书者,均宗钱沣。
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榻硬黄。
此联为集句联。出自陆游《北窗闲咏》诗:“古琴百纳弹清散,名帖双钩榻硬黄。”又陆游《秋阴》诗:“妙墨双钩帖,奇声百衲琴。”
上联“古琴百衲弹清散”:谓用百衲琴弹奏清越散淡的乐曲。古琴百衲:指百衲琴。琴名。以桐木片和漆胶成的琴。传为唐人李勉所制,制度古拙,音韵清越。清散:犹清曲。谓曲调清越散淡。
下联“名帖双钩榻硬黄”:谓用硬黄纸双钩或响拓名帖。硬黄:纸名。以黄檗和蜡涂染,质坚韧而莹彻透明,便于法帖墨迹的响拓和双钩。又因色黄利于久藏而多用抄写佛经。
此联对仗工稳,抒发琴书之娱,闲适幽雅,信可乐也。
此联的书法艺术,有倪文东先生评曰:“钱沣此楷书七言联全法颜鲁公,用笔粗拙肥健,结字宽博雄厚,以古拙为特色,有粗细巧拙之变化。字距较密,然密中见疏。整体章法布局以正文为主,字形宽大而粗壮。落款极为简单,仅题一个‘沣’字。”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何赏析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 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一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这是使书法 m2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的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的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中国的书法具有象形性,字形是由特殊的线条笔画结构而成的,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如果仅仅以实论实赋予一点想象就体味不出其中的妙处。历代的书法家们总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书法艺术以合理的比喻。如王羲之把“横”、“竖”两画分别比喻为“如孤舟之横江诸”,“若春笋之抽寒谷”。梁武帝形容萧子云的书法为“书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荆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比喻萧思话的书法为“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这就把两种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书法十分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八在纵观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的美之后,还可从第一个字的第一笔看起,眼光一直跟随笔迹移转,按照原作者的笔意用眼用心把字“重”写一遍,既是对书法作品进行一次“内模仿”的复写。通过这种心领神会的“内模仿”复写,可以感受原作者运笔的方向和角度,笔锋的着力点以及提按的轻重缓急,笔端的走势和力度变化,笔画之间的联系和向背,笔画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呼应,领会草书的风驰电掣、偃仰盘旋,真书的持重端庄、规行矩步,行书的从容婉约、疾徐如便,从而把握到书法的活力、意趣、风格和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书法的欣。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