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亲有过谏使更读音(求"入则孝"读后感)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8 18:07 2

本文目录:

亲有过谏使更读音

亲有过谏使更读音

 最佳答案:

      “亲有过,谏使更”读音为“qīn yǒu gu? ,ji?n shǐ gēng ”,出自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 。“亲”指父母双亲;“过”代表过错、不当行为;“谏”是劝谏、劝勉之意;“使”即让、令;“更”表示更改、改正。整句话意思是:当父母存在过错时,子女应该劝谏他们改正 。

      这句话的下一句是“怡吾色,柔吾声”,读音是“y? w? s? ,r?u w? shēng ”,意思是在劝谏父母的时候,子女要注意自己的神情和说话的态度,保持和颜悦色,语气也要柔和。这是因为父母往往更能接受温和的沟通方式,激烈的言辞可能会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达到劝谏的目的。

      《弟子规》中这一内容,传达了古人对于子女如何尽孝的一种观点。它强调,真正的孝顺并非对父母的一切行为都盲目顺从,当父母犯错时,子女有责任去提醒和帮助他们改正,这才是大孝。在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比如春秋时期的孙元觉,他的父亲对祖父极不孝顺,甚至打算把病弱的祖父扔到深山里。孙元觉哭着恳求父亲不要这样做,可父亲不听。后来,孙元觉背着抬爷爷的竹筐,对父亲说等父亲老了,自己就能用上它了。父亲听后大为震惊,最终改变主意,把爷爷接回了家。孙元觉通过巧妙的方式,委婉地劝谏了父亲,让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既保全了父亲的颜面,也践行了孝道 。

      在现代生活中,“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父母和子女之间可能会在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差异。当发现父母的想法或做法不太恰当时,子女要遵循这一原则,用耐心、爱心和智慧去沟通交流。比如父母可能对一些新的健康理念不了解,仍保持一些不太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时子女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和父母讲道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引导他们改变,而不是指责抱怨,以免伤害彼此的感情 。

谁有"弟子规"的原文?有注音的,简体字的

dì zǐ guī
弟 子 规
zǒng xù
【总 叙】

dìzǐguī shèngrénxùn shǒuxiàotì cìjǐnxìn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fànàizhòng érqīnrén yǒuyúlì zéxuéwén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mǔhū yìng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wùlǎn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fùmǔjiào xūjìngtīng fùmǔzé xūshùnchéng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dōngzéwēn xiàzéqìng chénzéxǐng hūnzédìng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chūbìgào fǎnbìmiàn jūyǒucháng yèwúbiàn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shìsuīxiǎo wùshànwéi gǒushànwéi zǐdàokuī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qīnsuǒhào lìwèijù qīnsuǒwù jǐnwèiqù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shēnyǒushāng yíqīnyōu déyǒushāng yíqīnxiū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qīnàiwǒ xiàohénán qīnzēngwǒ xiàofāngxián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qīnyǒuguò jiànshǐgēng yíwúsè róuwúshēng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jiànbúrù yuèfùjiàn hàoqìsuí tàwúyuàn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qīnyǒují yàoxiāncháng zhòuyèshì bùlíchuáng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sāngsānnián chángbēiyè jūchùbiàn jiǔròujué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sāngjìnlǐ jìjìnchéng shìsǐzhě rúshìshēng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chū zé tì
【出 则 弟】
xiōngdàoyǒu dìdàogōng xiōngdìmù xiàozàizhōng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cáiwùqīng yuànhéshēng yányǔrěn fènzìmǐn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huòyǐnshí huòzuòzǒu zhǎngzhěxiān yòuzhěhòu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zhǎnghūrén jídàijiào rénbùzài jǐjídào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chēngzūnzhǎng wùhūmíng duìzūnzhǎng wùxiànnéng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lùyùzhǎng jíqūyī zhǎngwúyán tuìgōnglì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qíxiàmǎ chéngxiàjū guòyóudài bǎibùyú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zhǎngzhělì yòuwùzuò zhǎngzhězuò mìngnǎizuò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zūnzhǎngqián shēngyàodī dībùwén quèfēiyí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jìnbìqū tuìbìchí wènqǐduì shìwùyí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shìzhūfù rúshìfù shìzhūxiōng rúshìxiōng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求"入则孝"读后感

入则孝之感言

做人的最根本是从一个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
报答。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不是想当然的说:
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之恩图报。而回馈报答父母的
方式并不是只是对他们好那么简单而已……

想着学习弟子规的最初观念是能够教给宝宝,但在刚刚开始学习之后,才发现
原来自己同样需要学习,同样需要做到,才能给宝宝一个好的榜样。任何事情
都是双方面的,如果我们做不到,如何要求别人呢?

真的感谢我的父母,从小教导我,耳濡目染,对于他们的一些做法,即便那时
是小小的我,至今仍然记忆如新,烙印在心。同时也在问自己,过了这么多年,
我到底做到多少这些传承下来的优秀品德呢?人们一直说80年代的年轻人是最
有问题的一代,真的一点都没错,当传统的美德面临着新新社会的享乐,究竟
是谁控制了谁呢?加上如果没有人在旁指导教育,没有人监督,自由主义的观念
挑战着传统文化,挑战着我们的底线,被形形色色感觉上美妙的事物遮住了我们
的眼睛,好一点的,除了剩下那一点点的良知,还有什么呢?自私,贪婪……
控制着我们,真得很可怕。

父母从小关心我们的吃穿住行,刚会走路,眼睛时时不离我们,怕摔着;生病,
半夜都要起来好几次,看看我们是不是又不舒服;让我们上学,受教育,希望
我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的人;天气变化,又时时刻刻的念着我们的衣服有没
有随时增减……父母付出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可是当我们
长大了,又活在匆忙的生活工作中,有没有用心去关心一下父母的穿衣住行,
不是说让我们每天要问安,而是有没有经常关注他们的生活,告诉他们我们的
近况,给他们一份安心。我们有没有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论健康的饮食习惯,
还是正常的作息习惯,都是让他们放心,我们尽孝心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好好
照顾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只会增加父母对我们的担心,这也是不孝顺啊。我们
知不知道父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没有察言观色,给他们希望的,替他们
排去他们不开心的?当父母和我们的认识有偏差时,我们是否用了和颜悦色的
方式来和他们沟通?当父母有病的时候,我们能否做到嘘寒问暖,古人可以做到
以身试药,昼夜不离床的侍奉,我们呢?有没有人觉得父母给我们的一切都是
应该的,向西方一样的说法,是他们的义务?

想到当年奶奶生病住院,虽然一直以来奶奶对我和妈妈都不好,因为她有重男
轻女,妈妈的脾气又比较倔强,对于奶奶的一些旧观念,很气愤,有不甘拜下
风的态度,所以奶奶一直对我们不好。尽管这样,奶奶生病的时候,妈妈仍然
每天去医院照顾她,为奶奶端屎端尿。别人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我妈妈仍然
都做到了。奶奶最后临终的时候才说出来,以前很对不住我妈妈,很感激妈妈
这段时间为她做的一切。
无事不成双,前段时间,Barry的奶奶也是生病,他家的情况更复杂,简单来说,
就是他奶奶根本从来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而且情况很恶劣。甚至当儿子长
大后,反而索取很多。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公公这些年仍然坚持赡养老人,有
时候那个奶奶的无理要求,我婆婆都看不下去,甚至会因此吵架,觉得公公根本
是愚孝。可是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改变公公对待他母亲的态度。即使专家说不用
治疗了,年龄太大,治疗也是受罪,但是公公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要做,
所以仍然尽心尽力去联系医院,让那个奶奶作治疗。我之前知道这些也都很不
理解,认为公公不听大家的劝告。但是当我读了弟子规的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这句之后,才真的理解……

妈妈做的有多贤德,公公做的有多孝顺,同时带给了我们后辈福荫,又是多好的
教育,这才真的是以身作则。有这样好的父亲母亲,我们能不尊敬他们,爱他们,
甚至效仿他们吗?当我们也这样做了之后,我们的后辈同样也会学到我们,这样
一代一代接连传承,他们能不感谢我们的祖先吗?有道是留钱财(或许会挥霍),
留书本(不一定会去读),不如留给他们一片好的福荫,一个好的思想,
好的理念,这样才可以受益终生。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后代,希望我们
都可以做到百事孝为先!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