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关于柳宗元观后感
最佳答案:
1. 《小石潭记》的感悟:柳宗元通过描写小石潭的幽深之景,表达了自己贬居生活中的孤寂和凄凉。他的这种情感表达,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2. 柳宗元的人生和作品:柳宗元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他的这种精神态度,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3. 《种树郭橐驼传》的启示:柳宗元的这篇寓言性传记不仅讲述了种树的道理,也引申到了为官之道和养生之道。这种从自然现象中汲取人生哲理的方法,体现了柳宗元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4. 柳宗元的文学成就: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简洁、深入人心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在思想上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
柳宗元的作品和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阅读和感悟柳宗元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柳侯祠观后感
秋残十月,微风吹起阳光下树叶晃动的影。坐在窗前,品一杯暖茶,徐徐翻动书页,淡淡的忧伤在心底流淌。《文化苦旅》。嗯,真的很苦,很悲。
走过柳侯祠,仿佛望见了柳宗元当年的艰苦。政治上的失意,几度的贬谪,他却仍然不放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默默地奉献自己。他先是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
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十年后的一纸诏书把他从永州贬到了柳州,柳宗元没有绝望,挖井,办学,种树,修寺庙。一切能为百姓做的他都做了 。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眼眶有点湿润,在如此的绝境中,很难想象,柳宗元是凭着怎样的一份信念坚持了下来,或许是那份爱民的热忱吧。胸口又有点疼痛,柳宗元的所作所为看来都是小事,可当时的中国,又有几个这样的柳宗元?这么大的一个中国,怎么就这样埋没一个文人?毕竟,柳宗元是伟大的,哪怕在中华历史上他是显得多么渺小,他所遗留千年的精神永远令人映像深刻。
柳宗元是一个个体,但在中华历史上他绝不是一个“个案”。是的,中国少一个文人算不了什么,可是,中国所缺少的,真的就是这么几个文人么?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国,太寂寞。
或许用寂寞来描述柳宗元、来描述中国过往的愚昧有点悲剧的色彩,可它着实带给人悲苦的情感。眼泪不知怎么的又漫了上来,心口微微泛疼。又有谁能够想网象,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独自承受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却没有东西能够支撑起它——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柳侯祠的旧石碑模糊了,新石碑又续上去。可这些传承着我们华夏文明的碑文,却没有人来破读。我不知道中国还能这样走过多少个年轮,可是文化内涵的空虚,已成了最大的悲哀。
这么庞大的一个民族,怎么可以就因为这么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小而支离破碎?
好吧,它们不细小,也不是不起眼。已经有很多人把目光放到了这些上来,不是么?那么,为什么我的双眼含着泪花呢?我的心中更多的是愤恨与忧愁。
好了,悲伤是一时的,奋斗是永远的。要相信,总有一天,眼中的泪花会变成嘴角的微笑。
看看这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