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天地玄黄的古诗
最佳答案:
包含“天地玄黄”的古诗主要有以下两首:
- 《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千字文》是南朝周兴嗣所编的四言长诗,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天地玄黄”是其开篇句,“玄”指黑色,“黄”指...,说的是天是黑色,地是...,描绘了天地最初的颜色和状态,也蕴含着古人“阴阳平衡”“阴阳互生”的哲学观念。
- 《偈五首?其三》:“鸡啼晓月,狗吠枯椿。只可默会,难入思量。看不见处,动地放光。说不到处,天地玄黄。抚城尺六状纸,元来出在清江。分明话出人难见,昨夜三更月到窗。”这是宋代释法顺的作品,以“天地玄黄”来表达一种难以言说的境界,与《千字文》中对天地自然的直接描述不同,这里更具禅意,是从一种心灵感悟和精神体验的角度来运用“天地玄黄”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越言语和思维的禅理。
另外,元朝诗人侯善渊的《行香子》中也有“天地玄黄。率化无疆。太虚高、日月飞。龙磨星斗,凤炽玄网。见海神潮,江神会,谷神张。焕焕煌煌。照耀十方。混三宫、一派流阳。不离日用,目下承当。渐返真空,归真正,得真常”。此句中的“天地玄黄”与《千字文》一样,都在描述天地初始的宏大场景,但《行香子》更侧重于表现一种在天地宏大背景下的宇宙观和哲学思考,以及对真常之境的追求。
天地玄黄的古诗?
天地玄黄的古诗是:《行香子·天地玄黄》。《行香子·天地玄黄》是侯善渊创作的一首词。原文是:天地玄黄。率化无疆。太虚高、日月飞扬。龙磨星斗,凤炽玄网。见海神潮,江神会,谷神张。焕焕煌煌。照耀十方。混三宫、一派流阳。不离日用,目下承当。渐返真空,归真正,得真常。
侯善渊,生卒年不详。号太玄子,平阳府临汾姑射山(今山西临汾)道士。著有《上清太玄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黄帝阴符经注》《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上清太玄九阳图》《上清太玄鉴诫论》等,皆收入《道藏》。
侯善渊,元朝词人,名乘龙,以字行,自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岳州平江人。7岁即有诗名,少时有进取之志,中年以后,隐居自乐,拟《述志赋》以明志。晚年值无末兵乱,生活困顿不堪,下田耕种,忍饥劳作。其诗多苍凉悲壮,略少修饰,论者以为。
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
古诗的形式特点:
1、古典诗歌,除了词和曲以外,多数是句子长短整齐的。
2、平、仄是汉语声调的两大类。在近体诗和词、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须用平声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须用仄声字。对仗指的是一联诗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属于同一类。
3、因为每一个汉字基本上都是一个兼具形音义的独立单位,而且很多汉字是一字多义的,字与字之间粘合的关系多种多样,这种粘合而成的诗歌中的词藻,就显得异常复杂多样。
金生丽水古诗原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余”,有版本也写作“馀”[10]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 上一篇: 专题领航观后感(02/08更新)
- 下一篇: 阒无一人的读音(吮的读音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