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飞雪古诗乾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说神侠倚碧鸳”这十四..)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8 10:26 3

本文目录:

飞雪古诗乾隆

飞雪古诗乾隆

 最佳答案:

      乾隆有关飞雪的古诗为《飞雪》,全诗内容为: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这首诗有一段有趣的创作故事。据说乾隆有一次和臣子微服私访到杭州西湖,当时天空飘起大雪,乾隆见景生情,随口吟诵出“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但到最后一句时想不出来了,随行的臣子纪昀(纪晓岚)立即补救道“飞入芦花都不见”,于是便有了这首完整的《飞雪》。也有说法称是乾隆与和珅、纪晓岚在赏雪时,乾隆吟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百片”后灵感消失,纪晓岚接上“飞入芦花皆不见”成就了此诗。

      从艺术特色上看,诗的前三句以数字递进的方式,从“一片”到“八九片”,形象地描绘出雪花纷纷扬扬、不断飘落的景象,充满了童真趣味和质朴的画面感,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雪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密。最后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堪称点睛之笔,雪花与芦花融为一体,将雪的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也使全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给人以空灵、悠远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冬日雪景之中。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此诗以雪花喻人生,暗喻无论帝王百姓,从降生便走向泯灭,感叹人生短暂。

      虽然有说法认为这首诗与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有相似之处,存在争议,但乾隆的《飞雪》凭借其独特的故事和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成为了其诗作中广为流传的一首,还被选入了小学课本。

关于数字的古诗

二、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三、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墨梅图题诗运用了什么写法

《墨梅图题诗》诗人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说神侠倚碧鸳”这十四个字指的是金庸的哪十四部作品

金庸一生十四部长篇小说,他自己把它们联为一句十四字诗: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内容时间: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公元1766年-1769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内容时间:清乾隆
连─《连城诀》(1963年) 内容时间:明中前期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内容时间: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内容时间: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内容时间:清初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内容时间: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内容时间:明中叶(公元1500年后)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内容时间: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内容时间:南宋理宗绍定五年/六年-开庆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侠─《侠客行》(1965年) 内容时间:明末清初(17世纪30-50年代)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内容时间: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四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公元1262/1263年-1358年)
碧─《碧血剑》(1956年)内容时间:明崇祯六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内容时间:清中前期
还有一部短篇《越女剑》:内容时间:春秋末年(约公元前485年-前473年)
金老自己写的对联,他说虽然不算工整,但总比单纯的记那几部名字要好得多,还有一部《越女剑》不包含在对联内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