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描写二月兰的古诗
最佳答案:
# 绝句篇
- 《吟二月兰》(陈凤珠)
天蓝风气暖,云淡日光新。
二月兰花艳,芬芳聚落神。
- 《二月兰》(赵友莅)
花开逢二月,偏喜剪风刀。
楚畹绮霞静,身低品自高。
- 《二月兰》(苗杨松)
遍地花如锦,清幽二月兰。
风摇群蝶舞,何惧早春寒。
- 《二月兰》(邵兴成)
春仲盈开二月兰,红蓝紫白野丛欢。
古时诸葛劳军用,今艳园林醉旅团。
# 律诗篇
- 《二月兰》(徐长诚)
金陵吟景美,山野遍兰英。
梦里四花瓣,心中一座城。
水杉林挺拔,战火岁峥嵘。
犹把和平颂,春风吹又生。
- 《二月兰赞》(王建飞)
漫道街头邀客来,几多隽永韵悠哉。
湛蓝云佈无肥欲,嫩绿枝扶和润开。
旺盛丛生花竞发,徜徉冷艳柳相陪。
芳菲自是春妆景,不惧狂风暴雨摧。
# 词曲篇
- 《采桑子?二月兰》(周祥云)
春催二月兰英绽,柳绿桃红,芳草如茸,隐隐歌声拂面风。
非凡气势茫无际。紫色花丛,一片和融,君子谦虚高洁浓。
- 《鹧鸪天?二月兰》(周华)
抖落籽株眠土中,江南三季夏秋冬。立春过后冒芽迹,元夕之时见蕾踪。
花袅袅,叶葱葱,盎然碧紫伴梅红。初春点靓萧条日,一路芬芳五月终。
二月兰皋绿未还意思
二月兰皋绿未还意思:二月时分兰草仍然呈现出鲜绿的色彩。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初柳》诗,全诗:画阁条风初变柳,二月兰皋绿未还。小园香径人行细,草色新芽早晚攀。独坐愁来梦不到,不堪看取汉家山。
意思是:阁楼下的柳树已经被春风吹得抽出嫩芽,二月时分兰草仍然呈现出鲜绿的色彩。在小庭院里,人行道很窄,但行走时却能细细感受到花香。
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龙门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便发生动乱,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白锽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建中元年(780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建中三年(782年),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人送往宿州符离安居。建中四年(784年),因中原发生二帝四王之乱,白居易家又逃到越中。
贞元二年(786年),白居易在江南得知有进士科,便刻苦读书。 [47] 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