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照镜见白发古诗朗读
最佳答案:
为你找到一些《照镜见白发》古诗朗读的资源:
- [唐诗丨《照镜见白发》张九龄](https://m.ximalaya.com/youshengshu/32507804/287919507):朗诵者为杨天辰。
- [小禾故事吧——唐诗张九龄《照镜见白发》](https://m.ximalaya.com/ertong/31593479/240633251):由小禾妹妹朗读。
- [唐诗朗诵♥029《照镜见白发》张九龄](https://m.ximalaya.com/sound/78317555):由宁宁姐姐朗读。
- [【感怀】《照镜见白发》唐?张九龄](https://m.ximalaya.com/sound/238625977):由宝宝巴士朗读。
《照镜见白发》全诗内容为:
《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这首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短短二十字,诗人先感怀身世,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又感慨了自己一事无成,时光飞逝,透露出为美好时光白白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
照镜见白发古诗拼音版
这个我会,《照镜见白发》古诗拼音版如图。原诗
《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zhào jìng jiàn bái fà),
蹉跎白发年(cuō tuó bái fà nián)。
谁知明镜里(shuí zhī míng jìng lǐ)。
形影自相怜(xíng yǐng zì xiāng lián)
译文:
昔日的壮志还没有实现,随着岁月流逝,我已经白发苍苍。谁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只有我的形影自相怜悯。
创作背景。
诗人为政贤明,刚正不阿。由于他的努力,唐王朝更稳步地趋于繁盛。可是后来玄宗怠于政事,奸相李林甫极力排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被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从此朝政日非,“开元之治”也就结束了。这首五绝正是“曲江罢相后,慨功业不遂而作也”。
注解
宿昔:宿是怀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间)。
青云志:凌云壮志,志向远大。
蹉跎:蹉跎岁月。
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谁知:谁知道。这是自言自语。
明镜里:镜子里照到的作者。
形影:形体和影子。
自相怜: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互相同情,怜悯,意思是孤独
赏析
《照镜见白发》抒发的是人到暮年、壮志未酬的无限感叹。笔致清浅如流,朴实无华。诗题“照镜见白发”极简练地勾画出抒情主人公对镜伤怀的典型情境。
此诗或许是以嗟叹自怜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鉴: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时时自醒奋进,蹉跎延宥将贻白发之恨。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作者简介
张九龄(公元678年—公元740年),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古诗照镜见白发带拼音和译文
zhào jìng jiàn bái fà照镜见白发
sù xī qīng yún zhì , cuō tuó bái fà nián 。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shéi zhī míng jìng lǐ , xíng yǐng zì xiāng lián 。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译文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