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经典古诗词赏析(02/04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4 20:15 2

经典古诗词赏析

经典古诗词赏析

 最佳答案:

      #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在诗的开篇,就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将人生比作清晨易逝的朝露,充满了对时光匆匆的无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诗人巧妙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对贤才的渴望与思慕。“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展现出诗人想象中与贤才欢聚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礼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鹊绕树寻找栖息之所,比喻当时的人才在乱世中寻找归宿。最后“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广纳贤才的决心和胸怀,渴望天下贤才都能归附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整首诗情感深沉,气势磅礴,既抒发了人生苦短的忧叹,又表达了渴望贤才、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人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黄河奔腾远去,好像与白云相连,一座孤城矗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突出了边疆环境的荒凉和戍边士卒的孤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如此荒凉的环境中,羌笛吹奏起《折杨柳》的曲调,勾起了戍边士卒的思乡之情。“何须怨”三字,看似宽慰,实则曲折地表达了戍边士卒的哀怨和无奈。这里的“春风”既指自然的春风,也暗指朝廷的关怀,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士卒的同情和对朝廷的不满。整首诗意境开阔,笔调苍凉悲壮,表现了戍边士卒的思乡之情和豁达胸怀。

      #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人在异乡的客栈中,睡眼朦胧之际,看到床前的明月洒下银白的光辉,恍惚间以为是地上的霜。这两句通过简洁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迷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清醒过来后,抬头仰望那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举头”和“低头”两个动作,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千古传颂的思乡佳作。

      #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描绘了国家沦陷后,山河依旧但城池破败,春天到来却只见荒草丛生的景象,触目惊心,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移情于物,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怨恨离别,听到鸟鸣更加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家书显得无比珍贵,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通过描写自己因忧愁而频频搔首,使得白发越来越短,几乎插不住簪子,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愁。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乱中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