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一师古诗
最佳答案:
作品原文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释译文
1. 住一师:指僧人,一作“匡一师”。
2. 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借指住一师。
3. 帝城:指京城长安。
4. 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
5. 西峰:指庐山。
6. 炉烟:一作“烟炉”,指焚香的烟炉。
创作背景
李商隐曾于开成元年(836年)奉母迁居济源(今河南境内),在济源玉阳山学道。此诗为诗人听到帝城的晓钟,怀念僧友住一而作。
作品赏析
- 前两句:点明诗题“忆”字,以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借指住一,既暗写其不凡,又表达了仰慕之情。
- 后两句:从”忆”字着笔,写两人在前一年的冬季,聚首青灯古寺,品茗吟诗,围炉夜话。以“炉烟”之“消尽”、“寒灯”之“晦”的物态变化来写夜色深晚,从时间上久写畅叙未眠之状,表达两人情谊之深。结句为一奇境宕出,写两人彻夜畅叙后清晨所见之雪景——馒天皆白,雪压松枝,好一个银色世界,好一个傲写青松。这景色不仅表现环境清绝高洁,而且还富合着住一不染一尘的高洁出世形象。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 上一篇: 筵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筵"念什么?)
- 下一篇: 抖音小红书直播双开(02/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