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古诗早发白帝城诗句(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3 14:44 2

本文目录:

古诗早发白帝城诗句

古诗早发白帝城诗句

 最佳答案:

      《早发白帝城》的诗句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经典七言绝句,创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途中遇赦返回之时。当年,李白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便作于这一途中。

      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三字生动地描写出白帝城地势高耸,仿佛耸入云间,从山下江中仰望,白帝城如在五彩云霞之中。这不仅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也写出了早晨景色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衬托出诗人遇赦后兴奋的心情,他在曙光初灿的时刻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与“一日”形成悬殊对比,极言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极力形容船行速度之快。而“还”字用得巧妙,归来之意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更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虽非李白家乡,却因“还”字而有了一种亲切如回乡的感觉。

      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境界神妙。诗人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猿啼声,又看见两旁山影,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生动地描绘出李白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身在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的畅快和兴奋。

      最后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为形容船快,诗人除用猿声山影烘托外,还给船添上“轻”字。“轻”字意蕴丰富,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觉船重心情也滞重,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速之快可想而知。“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后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自然地表现出来。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朝辞白帝彩云间”出自哪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出自古诗《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原始全文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意思:早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行程。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山峰。《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早发白帝城》原文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注释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白帝山上。
⑵朝:早晨。辞:告别。白帝:即白帝城。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峻,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千里江陵:从白帝城到江陵(今湖北荆州)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⑷啼:鸣,叫。住:停息。一作“尽”。
⑸轻舟已过:一作“须臾过却”。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峰。
《早发白帝城》赏析《早发白帝城》不同于普通的记游诗、山水诗,它是一首借江水浩荡湍急、舟行轻快倏忽以抒发诗人遇赦后欢快心情的抒情诗。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次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早发白帝城》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作于诗人遇赦后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而下抵达江陵时,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以及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推断,这首诗应当是他流放中途遇赦返还时所作。
《早发白帝城》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3、郁贤皓.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  4、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5、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