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道中古诗鉴赏答案
最佳答案:
1.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夏秋之交,当时久晴不雨,庄稼枯焦。诗人由苏州去嘉兴途中,自七月二十五日起接连下了三天大雨,水稻复苏,旱情解除。诗人怀着欣喜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2. 首联:首联“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通过对比炎炎烈日与突然降下的甘霖,表达了诗人对雨的惊喜和期待。
3. 颔联:颔联“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通过“不愁”和“且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雨的喜悦和对农民的同情。
4. 颈联:颈联“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通过想象千里稻花的秀色和听雨打桐叶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雨的欣喜和对丰收的期待。
5. 尾联:尾联“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通过自抑而达到高涨,表达了诗人与民同乐的心意和对农民的深切关怀。
6. 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简明洗练,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把农民兄弟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与他们同喜同悲。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典型的江西诗派风格,如融化前人诗句为己用、炼字等,使诗歌显得情真意切。
《苏秀道中》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现象的敏感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