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高中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最佳答案:
1. 理解诗词内容
- 古诗词的内容通常包括景、物、人、事四个方面。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及其代表的含义是理解内容的基础。例如,月亮常代表思乡或团圆,鸿雁则常用来表达游子思乡怀亲的情感。
2. 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 古诗词的语言精炼且富有表现力。鉴赏时需要注意词语的特定意义、修辞手法以及整体的语言特色。例如,动词的运用常常能够生动地描绘景象,表达情感。
3. 分析意境和情感
- 诗词中的意境是由意象和情感共同构成的。鉴赏时需要分析诗词营造的意境特点,如豪放、清幽、伤感等,以及诗人通过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 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包括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作者通过诗词表达的观点态度。例如,山水田园诗通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5. 掌握鉴赏方法
- 鉴赏古诗词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如了解诗词的题材分类、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关键词句把握诗词的主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步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高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有哪些
高中课外古诗及翻译赏析:1、江上
王安石(宋代)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鉴赏: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2、蚕妇
张俞(宋代)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
昨天进城卖蚕丝,回来的时候眼泪沾湿了汗巾。那些身上穿着绫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
3、东栏梨花
苏轼(宋代)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鉴赏: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4、春愁
丘逢甲(清代)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译文: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流淌。台湾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宝岛被割让的日子!
鉴赏: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5、春行即兴
李华(唐代)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译文:
宜阳城下,春草一片茂盛,涧水东流,之后回转向西。树木秀丽无人欣赏,鲜花绽放也自凋落。山路漫长春光无限,空荡静寂只闻鸟鸣。
鉴赏: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高中古诗词赏析技巧及方法 高中古诗词赏析技巧及方法介绍
1、鉴赏时首先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出词义或语义,其次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表情达意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与用意。要特别注意诗中有修辞格和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2、鉴赏诗歌的语言时包括准确理解诗歌中有关词语或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分析诗歌整体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的艺术效果。
高中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答题技巧
一、让你赏析一首诗句:它既然让你赏析这句诗,就说明这句诗很出名,里面一定是有它出名的原因的,可能是因为它也的这首诗是一个比喻句,又或者这首诗运用了典故,又或者是因为它的附有画面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你就把这个点写出来+作者情感。
二、让你赏析一个词语,也就是所谓的炼字。
词性+在诗中的作用。
首先,你要判断它是什么词性的词语,词性分别有:1.动词,作用:使诗歌有动态之美,取得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2.形容词,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
3.数词,作用:能产生隽永的诗情。
4.叠词,作用:能够增强韵律感,起到吐出强调的作用。
5.颜色词,作用: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其次,在诗中的一个作用,比如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飞字,在文中的一个作用就是勾勒出一副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这个作用,就需要根据诗的意思,自已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