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苏轼的诗词赏析(02/02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2 18:11 2

苏轼的诗词赏析

苏轼的诗词赏析

 最佳答案:

      # 《题西林壁》

      u003e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庐山的形态,展现出庐山的千姿百态。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从哲理层面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诗人通过描写庐山,告诉人们,由于所处位置和角度的局限,人们往往难以看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蕴含深刻哲理,给人以启迪。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u003e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绘了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美好景象。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则写出了雨中西湖周围山峦云雾缭绕的奇妙景色。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巧妙地将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能展现出西湖的美丽。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晴雨不同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让西湖因此有了“西子湖”的美誉。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u003e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中秋望月怀人之作。上阕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问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明月起源的追问和对宇宙的探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既表现出对仙境的向往,又流露出对人间的留恋。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在人离别时却圆满,实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则以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聚散和自然的变化。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全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u003e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王弗的悼亡词。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直接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写出了妻子坟墓远在千里之外,自己内心的凄凉无处诉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则感慨自己历经沧桑,容颜老去,即使与亡妻相逢,恐怕也难以辨认。下阕记述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描绘了妻子在窗前梳妆的情景,仿佛回到了过去。“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通过细节描写,将夫妻相见时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想象妻子年年在明月照耀下的短松冈上伤心断肠,进一步强化了对亡妻的思念和悲痛之情。这首词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成为悼亡词中的经典之作。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