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名画池塘观后感(初中写事800字作文)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1-29 22:10 5

本文目录:

名画池塘观后感

名画池塘观后感

 最佳答案:

      我将从画面、色彩、情感等方面入手,为你撰写这篇观后感。

      # 《名画〈池塘〉观后感》

      当目光触及这幅《池塘》,仿若踏入静谧的自然一隅。画家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方池塘,池塘中荷叶错落,或舒展,或卷曲,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荷花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肆意盛开,洁白与粉嫩相互映衬。

      色彩运用上,画家巧妙调配。湛蓝天空倒映在澄澈水面,与翠绿荷叶、淡粉荷花构成清新色调。蓝色的深邃宁静,绿色的生机盎然,粉色的柔美娇艳,共同营造出梦幻氛围。

      这幅画不只是对池塘景色的描绘,更蕴含画家情感。从细腻笔触与和谐色彩中,能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它唤起观者内心对自然的向往,让人渴望远离喧嚣,置身宁静池塘边,感受微风拂面、聆听荷叶摩挲。

      欣赏《池塘》,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次心灵洗礼。它让我们在忙碌生活中,停下脚步,领略自然之美,感受艺术魅力。 期待有更多机会沉浸在这样的艺术佳作中,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如果你对画作的某些细节有特别感触,或者希望加入特定的分析角度,都能随时告诉我,我来为你修改。

池塘·睡莲名画欣赏

1900年底,莫奈的《睡莲》连作在丢朗-吕厄画廊首次展出,共13幅作品,创作年代从1899年至1900年。画中的睡莲隐约浮现于水面,日本式拱桥覆盖着藤蔓,池岸背景是一片绿意盎然。
《池塘·睡莲》这一标题在九幅画上重复出现,看似单调,但在每幅画上,形象却各有特色。例如,一幅99×93厘米的作品,展示了莫奈对睡莲的独特描绘。
1911年5月,莫奈的第二个妻子爱丽丝离世,同年7月,他被确诊患有退化性白内障。自此,莫奈开始了与失明抗争的生活,决心画完《睡莲》。他长时间坐在宁静的水上花园中观察水面,并在1914年计划在住所的东北角建造第三个画室,以便在高183厘米、长366厘米的巨幅画布上作画。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不远处爆发,75岁的莫奈仍坚持创作。这些巨型画作耗费了他12年的时间。他不再将画面分割为单幅,而是使其构成一个连续体。
1915年,宏大的《睡莲》连作在巴黎奥朗热利博物馆一间圆形厅内安装完毕,无边无际的池水与莲叶在富有装饰情趣的环形油画中展现出来,环绕在观众周围,让人产生一种奇幻感。例如,《朝》就是这环形《睡莲》连作的一部分。
四面被水包围的圆形厅内的油画景色迷人,既真实又虚妄。当时的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对此表示热情祝贺,称赞莫奈构思的独特和艺术的美妙。
扩展资料
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重要的作品是连作《睡莲》。1890年11月,莫奈的经济状况开始大为好转,他把所租的房子连同院子一起买了下来。1892年,他还建造了一个温室栽花;1893年2月,又买下了一块离住宅不远的地基,目的是想把吉维尼村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进他院子里的一个人工修建的池塘。这样,形成了一座"水上花园"。

寒塘鸂鶒图名画基本信息

在历史的长河中,王翚的杰作《寒塘鸂鶒图》于1662年诞生,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收录于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的宝库之中,其尺寸为73 x 41.6公分,展现了细致的纸本水墨技艺。画面中,江南水乡的寻常场景被细腻勾勒,一片静谧的寒塘映入眼帘,稀疏的草木与零星的荷叶苇草交织,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观。
画家的笔触巧妙地运用了远近景的处理,近景的水鸟在池塘中戏水,动态与静态完美融合,随着视线的延伸,墨色由浓转淡,远方的景致若隐若现,如同被薄雾轻轻笼罩,给观者带来一种如诗如画的遐想空间。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王翚的绘画技艺,更传递出他对自然景观的深深情感与审美追求,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恬静与韵味。

有哪些是关于树林之类的世界名画

孟司戴在1914年创作的《树林中的池塘》展现了一片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象。这幅画作捕捉了树林与水面之间的微妙关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森林之中,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同样,莫奈的《山毛榉树林》系列作品中,1903年的《山毛榉树林》以其独特的光影效果和细腻的色彩运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画家通过精细的笔触,将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光影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每一缕光线都承载着时间的痕迹。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孔柏基树林》则以更加抽象和装饰性的风格呈现了树林的美感。这幅画作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大胆的线条,将树林的形态和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克里姆特的独特视角,让观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视觉享受。
这些关于树林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传递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情感。无论是孟司戴的宁静池塘,还是莫奈和克里姆特笔下的树林,都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所带来的平静与安宁。
孟司戴和莫奈的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光影的变化,捕捉了树林中微妙的自然景象,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而克里姆特的作品则以其独特的抽象风格,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这些画作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宁静与和谐情感的表达。
在这些画作中,树林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艺术家们情感的载体。它们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带领观者进入一个充满宁静与和谐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所带来的平静与安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孟司戴、莫奈和克里姆特通过各自的视角,捕捉了树林的美,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心灵的慰藉,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欣赏名画观后感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当时请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芬奇,芬奇说了停笔的原因。总管虽能理解,但扣工资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长旨意。这时芬奇转首看看院长,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犹大的形象,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总管会意地笑了。后来米兰大公来看芬奇已完成的画,一见坐在犹大位置上的是院长,他笑了,并说:我也收到修士们的指控,说他克扣修士们的薪金,他和犹大是一个样的,就让他永远地坐在这里吧。大公对芬奇说:“他对你不公平,你巧妙地报复了他。”芬奇之所以用院长作模特儿,并非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报复,而是发现院长和犹大都很贪婪金钱,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犹大是作为贪财、叛卖、邪恶的典型而进入芬奇的作品的。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网上找的

初中写事800字作文

八音盒
手指轻抚依旧光滑的红褐色漆面,冰凉的触感由之间传来。我拔开略有铜锈的铜卡,伴随着盒盖轻启,一种单调却不无聊的乐律弥漫在整个被清辉笼罩的房间里。简单而温馨的音符柔柔的敲打着我的心,让我恍然觉得整个人都舒展了。垂眼看去,盒子里的镜面上,一个小人正翩翩起舞,跟着曲子华丽的旋转。
是夜,我独自抱着那丑丑的盒子。发觉脸上凉凉的,肆意着透明的泪珠。在黑暗中轻手轻脚的观上盒盖,放到床下正对枕头的位置。
“在你累到麻木的时候,流泪是最好的放松,因为那证明着,你还有感情。”
她话音袅袅倘若昨日。实际上距她离开我已近五年。这句完整的话,也是它可在巴音盒里的。在盒子侧面,是刻刀留下他的娟秀字迹:“奶奶送。”
她是一个不服老的人,但同时又喜欢怀旧。她会固执于某件事很久,但对某些事却看得很开。比如那个八音盒,比如那句话,比如她从不唉声叹气,比如她豪不遮掩的哭泣。她总告诉我,无论合适都要会笑。我问她你为什么要哭,她曾不止一次在我面前泪流满面。她却笑着告诉我那句话,“因为它可以带着征程上的人离开绝望。”无论我问多少遍,答案都不曾改变过。
后来她把那八音盒送给我,还问我它名字的来源。关于这个问题,任谁都会把其中的构造原理背一遍。可她不,她总是一本正经的说:“八音盒,分别代表亲情、友情、爱情、挫折、泪水、伤害、成长和变化……”其他的大抵记不清了,但我对她脸上漾起的满足记忆犹新。当时我不懂,她为什么用那八个字来形容幸福,因为明明泪水、伤害和挫折都是会令人痛苦的。她只是笑而不答。
而今,我已十四岁,经历的年月稍有增长,也越来越舍不得那丑丑的盒子。不只因为它可以让我忆起她,还因为我习惯了在那简单轻缓的韵律中带着“伤口”,枕泪而眠。
在我失败的时候,在我受伤的时候,在我疲惫不堪麻木人生的时候,我喜欢打开盒子,让干净的旋律净化我的精神。习惯是很难改掉的,我习惯哭泣,习惯用泪水唤起希望,用泪水抚慰伤痛,用泪水告诉自己站起来。习惯让我的忧郁随着泪水一同干涸。因为我确实明白了她的“八音盒”。她一定想说,没有“失败”、“伤害”和“泪水”,八音盒的曲子就不会完整,而人生轨迹亦是残缺。当遇到这些痛苦音符的时候,去哭泣吧!为你的痛苦哭泣,为你拥有的幸福哭泣,为你获得的完整哭泣!这很光荣!
又是夜,我扬着笑看泪滑落眼角。平静的弦乐响满了整个夜空。
抬起头,我知道我不孤单。每当满腹泪水的时候,我总会想到那只八音盒,就会突然发现眼前很开阔。柔和的韵律会带我度每一个难眠的夜。当我回头,有泪滴过的土壤,已长出洁白的羽毛。因为那个人的指引,它们正拼凑完整,为下一次征程扬起翅膀。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