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考研帮佛脚词
最佳答案:
考研帮佛脚词一般指那些在考研英语复习最后阶段,对提升词汇量和理解能力较为关键的高频词汇。像“abandon”虽简单常见,但在考研阅读等题型中常出现,需准确理解其 “放弃;遗弃” 含义。“accelerate”表示“加速;促进” ,常出现在经济、科技类文章里,描述发展速度加快的情况。“abundant”意思是“丰富的;充裕的”,常用来描述资源、机会等的富足程度。“acknowledge”有“承认;答谢;报偿” 等意思,在涉及观点、成果的文章中会出现。“acquire” 意为“获得;学到” ,常与知识、技能等搭配,比如在探讨学习方式或人才培养的文章里。“adapt”有“使适应;改编” 含义,可能会出现在关于社会变革、文化交流等题材的文章,描述人或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过程。“adequate”表示“充足的;适当的” ,用于评判事物是否达到标准或满足需求。这些佛脚词涵盖多类主题场景,快速掌握它们,能在考研英语阅读、翻译等题型中更好理解文意,抓住关键信息,提高答题准确率 ,助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提升英语应试能力。
你还想了解关于这些佛脚词的哪些内容呢?比如具体的记忆方法。
浙江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
大家好,我先说说自己的基本情况吧,本人参加了22考研,一战,本科是北京某211工科院校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目标院校及专业是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新一代电子技术,考的是政治,数一,英一,842。最后初试考了380分左右,复试有点拉跨,不过最后也是有惊无险成功上岸。
我的各科成绩,emmm,比较平均吧没有特别好的但也没特别拉跨的,政治英语都70+,数学110+,842是120+。今天写这封经验帖,我会沿着时间线讲述这一年的学习经历,梳理出值得注意的点,以及自己踩过的坑,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大家能更好的,更有效的,进行考研学习。
寒假+三月上旬:准备工作
首先,我是寒假开始打算考研,也就是一月份、二月份,但寒假也就仅仅择了校,当时选择的还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信通院,往年拟录取的平均分大概在390分左右,考的是数一英一,现在回想起来,性价比的确低了一点,这也是后来更改目标院校的原因之一。寒假是痛痛快快玩了两个月,也算是享受最后的晚餐。
时间来到三月,开学因为疫情,前两周在家上网课,利用这两周时间,我先确定了暑假之前的工作中心放在数学跟英语上面,主要原因:
1、数学的内容多,题型多,一些重要概念以及经典题型需要大量的时间慢慢消化沉淀,以便后期能在此基础上悟出一些新的东西,一步步优化知识架构;
2、英语,本人的英语水平一般,六级刚过的水平,单词量积累较少,所以希望早点开始背单词,为暑假期间大量的阅读训练打好基础。
确定好工作重心之后,我也是看了一些知乎上的经验帖,想了解下大家对于这些主流的考研教师是怎么评价的,但是看完之后发现对于同一个老师,大家也是褒贬不一。遂作罢,还是自己试听试听那几位的课程,选一个自己听着舒服的,适合自己的,毕竟后面要跟好长时间呢。后来经过一番对比,决定高数跟了武老师,
线代跟李永乐老师,
概率因为提前买了余丙森的教材,
就干脆也跟他了。这里我也顺便提一嘴这些老师的特点吧,武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不管是从概念的解析,题型的归纳,区分,都会讲的很清楚,很透彻。而且一些总结的二级结论,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也跟你讲的很清楚。另外让我决定跟他的一点就是,他讲题时会告诉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一步,不会特别突兀,这样的话,我自己课下在做题的时候,也去这么思考,解题能力也就慢慢上去了,而不是机械的套用结论。再就是李永乐老师,这个是考研界的名师啦,线代跟他准没错,就是记得开倍速听。还有就是概率余老师,讲课就中规中矩吧,教材编的还是可以的,题型都能涵盖到,认认真真把教材刷透的话,应对概率真题是没啥大问题的。
三月下旬-6月:打好基础
三月下旬,回到学校,看着满满当当的课表叹了口气,只能见缝插针的复习考研啦。先看了数学各科的导学课,这个导学课推荐大家看看,因为可以让你对考研的题型分布,试题难度,大致规划有个宏观的认识。然后英语我看了王江涛老师的英语导学课,
上面介绍了一种我闻所未闻的10天搞定考研词汇,其实就是利用艾宾浩斯曲线去背,只不过这十天每天需要花2-3h背单词,后面就是按照计划表复习了,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心态,以及王江涛老师课上说的仅有百分之20的学生能够10天背完,我也想挑战一下自己,于是购买了那本现在已经被我翻得脱线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
并且也的的确确十天背完了,只不过那10天背的是真辛苦。至于说单词背熟之后是个啥水平,背熟之后做真题阅读是没啥问题的。因为这本书并非是所有的大纲词汇,而是考研的高频词汇,我觉得这个还是挺科学的,因为有的大纲词汇可能从未出现过,而且我自己后面做阅读时候,背的这些词是完全够用的,前提是要背熟。
4月,5月,我是完成了高数基础篇的复习,就那本红色的金榜教育《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基础篇》,
然后在我复习完沾沾自喜觉得进度还可以的时候,发现书的背后有一个用书建议时间,白纸黑字的写着:建议使用时间2020年9月,瞬间感觉被浇了盆冷水。这两个月高数部分也没有做啥题,就把基础篇老师讲过的题我自己课下重新做了一遍,这些题还是挺有代表性的,然后自己做了一些题型的归纳总结。不过1800,660我都买了,660直到考研结束我大概就做了80来个题,1800做了60道,
嘿嘿。。。但是我了解我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是刷题型的啦,而且我做题目非常慢,高中就是这样,所以我就干脆把精力偏向总结归纳了,我这方面能力还可以。线代、概率也是把基础篇过掉了,也是仅仅做了配套讲义上的题目。反正这一通一轮复习下来,章节内容,每一章大概有哪些题型心里是有数了,然后对应这些题型,有哪些经典的处理方法也能说个一二。
英语的话,这俩月就是复习单词,然后每天看看b站上田静老师的每日长难句分析,
了解了解句子拆分,没有自己再单独学语法了,因为语法并不是考研的突出重点,没必要把句子成分了解的那样子透彻,能看懂就行,比如说谁修饰谁呀,把这些弄明白就好。反正这俩月学的,也没有网上那些经验帖上说的那么起早贪黑吧,毕竟自己还有一堆课,早上不会早于8点学,晚上不会晚于10:30。
还有就是考研教室的问题,没有占到考研座位的同学不必慌张哈,这个不是决定你上岸与否的核心要素,你只要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是有效学习时间就好,然后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拿我自己来说,我就没有占考研座位,不也上岸了嘛,每天就找没课的教室自习就好,然后图书馆我也没去过,我觉得里面可能太闷了,我们学校图书馆特别小。相较于我所知的一些占到考研座位的同学,他们中有些反倒没上岸。。另外讲个奇葩,我下铺,一次自习室没去过,天天就在宿舍学,最后考了400+上岸武大,所以环境不是问题呀,自己要静得下心来,要有效率。
6月份是学院的考试月,各种专业课的考试、答辩等等,还是要给点面子复习下,所以压缩了平时复习考研的时间,工作中心放在考试科目的复习上,毕竟不想挂科,平时上课懂得都懂啦,还是得抱下佛脚。考完最后一门之后,休息了一天,就买了票回家了,准备暑假回家复习。当时决定回家主要是看重家里吃饭、午休更为方便,但是忽略了在家复习容易懈怠这个因素,后面回顾的时候,还是觉得应该留校复习。
第二部分主要讲暑期的基础课强化,专业课准备:
暑假:强化提升
7月、8月,我打算将工作重心放在数学的强化,英语阅读和翻译、专业课、政治上。作息的话,早上7.30左右起来,晚上不会晚于10.30。单词是每天都按计划复习的。
数学的强化,我还是走了一点弯路的,因为我想在看课之前自己再回顾下,整理下,之前学的东西,当时自己觉得这样进入强化能更平滑,结果效率巨低。最后放弃了,直接听强化课吧,听完之后才发现,基础班跟强化班之间并非像我想象中那样跨度那么大。基础班重心可能放在概念的解析,顺带会加一些题型的总结,方法的归纳;而强化班也会提及基础班的内容,但是概念上就不会像基础班那样给你细细研磨,其重点放在题型与方法的归纳总结上,会讲解大量有代表性的题目以及对应的方法,所以我完全可以直接开强化,但是浪费的时间回不来了。所以学弟学妹们考研的时候,注意不要自己主观觉得一件事情它应该是怎样一个流程,应该做一些尝试,多了解一些信息之后,再规划,不然可能会浪费些不必要的时间。
最后紧赶慢赶,在9月中旬完成了数学的强化,期间我把强化讲义上的题课下都独立做了一遍,因为我知道我这次考研刷题量不可能占优势了,所以做这些题的时候,脑子里在刻意去深化思考问题的顺序,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有哪些要注意的点,如果变动题设参数会导致结果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等等;另外就是因为这些题很有代表性,所以吃透它们也是很有必要的。还有就是线代,线代这门课,它不像数学跟概率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这门课系统性极强,章节之间连贯度非常高,这也就导致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多,很多知识点可以综合到一起出题,而这也恰恰是考研数学的出题方向----出综合题。考研数学的一道选择题可以综合4-5个知识点,而且这些知识点综合的非常平滑,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线代一个选择题,题干非常短,条件甚少,但是却让你推出看似推不出的选项,这就是因为线代知识点联系太紧密了,二级结论也多,有时一个题需要使用好多二级结论和一些基本概念。所以大家在学习线代时候,一个是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为这是命题点所在;另外就是要熟练使用一些常见二级结论。概率的话,也是只做了讲义上的题目,巨多,不过做的正确率很高,很少做错题,就没有再做别的资料了,而且余老师本人也说,做他那一本就够了。
英语,暑假里看了唐迟老师的阅读课,
因为我在做阅读时候发现自己速度特别慢,没有什么方法,就是从头看到尾,然后做题;看了他的课,也就看了4节左右,发现自己做阅读真的很盲目,忽略了大量的信息,原来阅读也是有逻辑的,所以做阅读有困难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一下他的阅读课,说不定会打开新世界。另外,我做了近20年考研真题里50个长难句的精翻,这个工作一方面是直观提升翻译能力,还有就是会侧面提高阅读能力,因为做阅读,有时候选项选不出来不久是因为某个单词看不懂或者某段话没看懂嘛,所以这个工作也是有利于阅读的,精翻的方法是看了唐静的课get到的,
也是只看了几节,把方法掌握了就溜了。经过这一番工作,我的阅读从一开始的错4-6个,变成稳定错4个以内,最少的一次只错了一个。还有就是新题型,刚开始完全没有方法,一篇新题型当阅读做,从头看到尾,要做好久而且正确率极低,经常错4个。后面看了赵楠楠老师的几节课吧,get到方法了,正确率跟速度都有极大提升,原来新题型主要在考察文章脉络的把握、段落间联系、总结信息等等,当阅读做就是自讨苦吃。
专业课,唉,暑假两个月几乎进度为0,信号看了第一章,傅里叶都没登场。。。数电看到第三章之前,因为第三章实在太恶心了,数电就好好数电呗,又弄了些模电的东西,本人模电一直没有学明白,所以极其抵制。但是专业课这烂摊子也没有很慌吧,因为本科时候都学过,有底子,还有就是本科期间经常做一些期末速成专业课的事情,所以自我感觉时间充裕的很(后面后悔死了)。
政治,暑假跟着徐涛看了马原跟思修以及一点点史纲然后做了1000题对应的部分,
不得不说,徐涛老师是一位杰出且极具人格魅力的老师,不仅课讲的好,而且很幽默,每天学政治那会儿是最放松的。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暑假开政治有点早了,网上9月、10月开始且最后考的蛮不错的大有人在,这个,emmm,因人而异吧,有自己的节奏就好。
9月-11月:真题+专业课
时间来到9月返校,学校终于良心发现了,这学期只有两门课程设计,所以考研复习的时间大大的有。大部分时间都是8点左右起床吧,学习,吃午饭,午休到下午2点半,学习,吃晚饭,学习到关教室(10.30),回寝洗漱,12.30之前睡觉。偶尔学烦了,随机摆烂一晚上之类的。
9月10月11月开始干数学真题啦,数学真题我是分的两方面,87年-08年的我是分章节当练习做的,做之前我会二刷强化辅导讲义对应章节,回顾题型方法,做的结果还蛮好的,这20年的题我印象里是只有一题不会做,然后做出来但是做错了的,不超过10题。这也极大鼓舞了自信心,说明自己的复习思路是可以的,不一定非得刷大量的题目。07-21的真题,我是模考整套卡时间做的,做的成绩也可以直观看到考研难度的增加,14年之前的那几套,经常提前半小时做完然后130+,140+;14年开始吧,难度慢慢上去了,尤其16年,18年,20年的,但不管怎么难吧,我模考成绩是不会低于120的,这也就意味着数学应该不会拖后腿。
英语开始做小模考,就是除了作文翻译之外的部分,2h做完。阅读错误量控制在2-3个了,完型5个以内。最好的一次,16年真题,阅读全对,完型错俩,开心了好久,考研就是要学会苦中作乐哈哈哈哈。还有提一嘴英语作文的事情,刚开始看了王江涛老师的背完大作文10篇,小作文十篇,先摄入再输出。结果我一样摄入了5篇,没及时复习全忘了,然后看了知乎上有人说自己总结模板,然后我也开始搜集语料自己总结,花了一个月左右吧,感觉还是不行,上考场肯定写不出来。后面考前背了背,自己套了几年的真题写了写,就上考场了。我当时是觉得自己肯定不靠作文拉开跟别人的差距了,自己的优势在阅读那块,所以作文只求能在规定时间写出来,不跑题,就好,模板主要解决了时间上的问题,从创作变成默写,当然节省时间。
政治,暑假结束后停止生产了,到11月刚开始恢复生产,听了听腿姐的技巧班,也顺带回顾了一些知识啥的,1000题是再没写过了。然后等肖8出来,配合肖8,回顾了很多知识点。这期间偶尔背一下腿姐的背诵手册。
专业课,9月找了个西电的信号课看了看,回顾了一些原理,没做题。数电没搞。到10月上旬吧,我跟我室友抱怨不知道专业课咋整,他也考信号与系统嘛,我看他学的好像蛮扎实的,就加了负责842的学姐,然后了解了一下,也没怎么犹豫就买了,当时开始有一点点着急了,因为信号知识点都没学完,数电几乎空白,我考本校的室友已经真题做的都差不多了。
好在这个钱花的不怨,纸质资料都是经过电子化的,给人一种很正规的感觉,答疑也很及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秒回的。课的质量也很高,大家都知道信号这门课,就是需要演算的,这一点然后题型总结啥的也做得很到位。因为842信号这块,套路题很多,有的题就是固定那个流程,那个解法,万一你想不到那样子去处理条件,题目就很难做出来,所以有这么一个课给你总结好,带你算,还是会节省很多时间的。最后大概11月上旬结束了信号,然后开始做小黄书上的题,这里提一嘴,浙大842信号有一些真题是直接摘自小黄书,所以多刷小黄书是很有必要的。
11月23日,终于开始数电了,刚刚特地去确认了一下日期,虽然给了数电的课程,但一直没看过,不知道质量怎么样,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点开了数电的课,发现讲的还真的挺好,知识点讲的也很清楚,题型总结的也到位,而且学姐用的一些表达就会让你感觉她对于这门课的理解是站在一定的高度的,而且能讲到本质上的东西。不得不说,我听了这么多年课吧,她讲的的确惊艳到我,给我节省了很多总结题型的工作量,迅速搭建了知识体系,反正听完之后,应对一些经典的题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样算下来,数电仅花了三天就学完了,而且能做题那种。但是好景不长,我在浏览了近几年的浙大数电真题后发现套路题越来越少了,比如说前些年经常出现的传统高进制计数器设计题近几年越来越少了,或者说不会让你那么轻松的做出来,另外,题型也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底层的原理,光光掌握做题套路是不够的了,最恐怖的是,对于第三章的考察也越来越深入,我不得不直面恐惧,回归课本。最后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是做了近十年数电的真题以及数电课本的所有课后题,然后数电近几年是有一种必考题兼送分题,微码控制器设计,这种题乍一看挺吓人很复杂,其实就是套路题,而且分值在20分左右,这个大家一定要把握住。我就可以按部就班且高效的进行专业课的复习,不用像刚开始跟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相见恨晚呀!
12月:冲刺
最后一个月,就主要做一些数学的模考,英语作文的背诵,仿写,政治的背诵,刷题,专业课刷题的工作了,每天都充实也很辛苦。早7晚12这种作息。这里多提几句政治,不管你前面知识点学的怎么样吧,肖8肖4的选择题一定要搞的滚瓜烂熟,我当时是把选择题涉及的考点整理出来,每天都有背诵,里面有很多反复考察的点,就说明老师觉得这是重点了。选择题学有余力的可以再刷刷腿姐的,选择题多做做有益无害。问答题的话我是只背了肖4的,因为实在没时间多背了,因为我专业课的提升空间是那个时期最大的,所以大部分时间花在专业课上。另外,数学我也是买了一套预测卷,李林六套吧,做了前四套,两套120+,两套130+。他的预测卷市场上的口碑很好,里面的一些题确实是有真题的感觉,但是还是能够感觉到跟真题的差距,因为虽然都是出综合题,但是他试卷里的一些题就没有真题对于知识点衔接的那么平滑,但是拿来模拟保持手感以及查漏补缺是完全没问题的。
考试
终于来到了上考场的两天,我在本校考,所以环境很熟悉,早上政治,选择题还凑合,问答题自己背的东西成了材料。。。也没管许多,就有逻辑的抄了材料,配合上自己背的一些东西,勉勉强强答完了。下午英语,因为我一直没有做过整套3h那种模考,所以最后还是慢了点,剩了一道翻译没翻。第一天这两门算是平稳度过吧,重量级在第二天。第二天早上数学,我记得考了我最不熟悉的斯托克斯公式,凭着印象勉强把那题写了,估计是写错了,然后前面有一个积分没算出来,后面中值定理写了第一问就开始想到啥写啥了。反正考出来,大家都觉得不太好,我估摸着自己在110左右,成绩出来还挺准。下午专业课,信号没啥问题,都会写,计算量稍大,数电就有点不好答了,空着的题估计都有20分,我记得有个TTL电路分析不太会,还有变异计数器设计也没做出来。最后考到120+也挺意外的,看来做了的题几乎都对了。
复试
然后出成绩之前一直在玩,出成绩之后知道自己进复试肯定没问题了,开始着手准备,因为是线上复试,要准备ppt,老师会针对ppt问,所以我主要是针对ppt里提到的做了相应的准备,但是准备的不太充分,复试时候没有经得起老师的追问,而且我本科学的最好的一门课被老师问的体无完肤,老师问的很多我都没有学过,但我当时不愿意承认自己不会,所以强调自己没学过,后来想想,有点愚蠢,应该说后面会进行学习,反正复试的表现真的很糟糕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另外,一定要把底层的东西,细节的东西摸透一点,一些经验帖说的那种套路性的话术看看有个印象就行,一共就二十分钟时间,老师的侧重点都在你的专业课水平上。因为知道自己复试有点凉凉所以等拟录取名单的时候一直很紧张,不过最后还是有惊无险上岸了,也算是有了个圆满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经历分享,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也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可以考上心仪的学校,加油!
- 上一篇: 豆腐老师观后感(电影老师好观后感600字)
- 下一篇: 绵阳有哪些社区医院招聘(绵阳九院招聘哪些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