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防灾避险观后感
最佳答案:
防灾避险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参观了一个关于防灾避险的展览,深受启发和教育。这次展览不仅让我学到了丰富的防灾避险知识,更让我深刻体会到防灾避险的重要性。
在展览中,我了解到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而地震就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产生巨大力量作用于岩层,当这股力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岩层发生破裂、错动,从而产生强烈振动。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多种类型,其中构造地震占比最高,约占全世界地震总量的90%以上。我还了解到震级和烈度的概念,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而烈度则指地震破坏的程度。
展览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应对方法,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在不同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技能,比如在遇到地震时,应该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和危险物品;在洪水来临时,要往高处躲避,并抓住能漂浮的东西;在野外遇到火灾时,要垂直于风向的方向逃生。
此次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防灾避险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危险无处不在,只有提高防险避灾意识,全面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正如展览中所强调的,防震减灾,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小学习地震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地震,并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共同提高全社会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责任。我将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防灾避险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这些技能,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防震减灾观后感作文600字
导语:我们参观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防震减灾观后感_第1篇:
在5月12日我国“防灾减灾日”到来前夕, 5月9日上午,我们红星路小学科学社团的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好奇的心情和求知的欲望,来到了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馆。
刚到科普馆,同学们就被馆外巨大的地球仪吸引住了,大家不停地指这指那,都想来一趟世界之旅,一进馆,我们仿佛进入神奇的科学殿堂,首先便看到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同学们都围拢过来,地动仪很精美很神奇,古代就是用它来知道哪里发生了地震,右边墙壁上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讲解员阿姨带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她介绍了我国发生的一些有记录的重大地震以及造成的灾害,有很多的展板和模型,在“地震的奥秘”展板前,我们通过手柄操作了解地震横波和纵波的传播方式及岩层的破坏,在地震多米诺橱窗展示了地震造成各种自然灾害的场景,还有现代监测地震的仪器、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视频,最神奇的是地震体验屋,同学们亲身感受五级地震,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讲解员阿姨不停地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带来的灾害,平时预防要做哪些准备?地震来了怎么办?如何自救和互救,阿姨还用沙盘演示介绍合肥地区主要的断裂带以及曾经发生地震的区域,要求我们不要相信地震的谣言,要相信科学。
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科学面对,力争把灾害降到最低。
防震减灾观后感_第2篇: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等。
刚刚我在绍兴科技馆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吧!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气力,当这股气力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发生急剧的破裂,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三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发生地震时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和高大支撑物或悬挂物。一定不要在高楼附件狭窄的胡同里过,天桥下躲避地震,以免被倒下的建筑物砸伤。如埋在废墟里时,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灾情,得到救援信息,黑暗中手电筒可以带给光亮和信心,吹哨子或敲击金属声音,可以传得更远,并有效节省体力。
地震是可怕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地了解它,也就不这么可怕了,再说现在的科学越来越先进了,加强各建筑物的防震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灾难远离我们吧!
现在我们四周,考卷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地质运动的结果,没有地球的运动变化,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美丽多彩的世界。
防震减灾观后感_第3篇:
今天我十分开心,因为“小牛顿”科学社团组织我们参观了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我们社团的小团员和家长们,在王媛媛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合肥市地震监测中心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在那里我们学习到了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了我们小学生应对防震减灾的能力。
一进入科普馆,就有一位讲解员阿姨热情地带领着我们参观。首先我们来到序厅。在序厅的左方安置着一台张衡地动仪。它的形状很像一个酒坛,上面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都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还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据讲解员阿姨介绍,它是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创造的一项传世杰作,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候风地动仪。如有地震发生,面向地震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珠就会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据说当时曾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我国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这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我很好奇地一会摸摸地动仪的身体,一会摸摸它的龙头,听了讲解员的话,让我对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叹不已,内心由衷地佩服他们。
接着,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馆内,在时光隧道中,我看到了许多历史上记载的大地震,看见了那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惨痛场景。随后我们来到了认识体验区。我先用虚拟翻书器了解了史书记载的地震知识,又参与了体验互动模型游戏,了解了地球版块、地震波、地壳、断层等基本知识。在地心之旅,我和几位好朋友还通过视频学习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知识。
最让我兴奋和激动的还是地震体验屋的体验。我和同学们有序排队进入了体验屋,观看了教育视频。这时屋内突然漆黑一片,地面先上下起伏,后左右晃动,还伴随着电闪雷鸣。身临其境的震撼体验,让很多同学害怕地叫起来。结束之后,讲解员告诉我们,其实这只是模拟,真正的地震远比这猛烈得多,杀伤力更大。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避震姿势和避震空间,在危险来临时才有可能死里逃生。
随后调解员阿姨带着我们来到家庭防震演练厅,教会我们如何采取正确的应急避震措施。她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应保持镇定,就近避险,可暂时躲避在室内坚硬的家具下或内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在地震停止后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开阔的地方。身体采取的姿势是: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避震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颈部、眼睛和口鼻,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或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书包等顶在头上。
最后我们来到了合肥市地形沙盘前。据讲解员阿姨介绍,虽然合肥市有9条断裂带,但合肥市发生地震的机率并不多,最大的一次地震为5.1级,5级以上的地震才会有破坏力。所以她告诉我们,不用杞人忧天,感到恐慌,更不要随意听信谣言。
此次参观,我们不仅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图像、模型,还亲自参与了互动模拟实验,亲身体验了地震体验屋和家庭模拟避震演练,使我们获益匪浅。我们不仅增长了防震减灾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应急避险的方法,提高了我们防震避震、应急自救的能力,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下次如果还有像这样的活动,我还会积极参加。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 2016关于防震演练心得体会【精选】
2. 小学生关于热爱生命作文600字
3. 关于热爱生命的人作文精选
4. 2016守纪律讲规矩心得体会【荐读】
5. 2016年党员学习心得体会(精华版)
6. 小学四年级令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7.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心得体会范文
8. 小学生关于未来的房子作文精选
9.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防震减灾观后感作文600字
- 上一篇: 星能组什么成语?(01/25更新)
- 下一篇: 剪羊毛 观后感(剪羊毛是哪个国家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