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圆明园片段观后感(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1-25 11:04 5

本文目录:

圆明园片段观后感

圆明园片段观后感

 最佳答案:

      圆明园,这座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园艺、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在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并纵火焚烧,使得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杰作被付之一炬,只留下了一片废墟和几根残柱。

      在参观圆明园的遗址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武的石狮,它们虽然年代久远,但雄姿犹存,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园内的石拱桥和万花阵等遗迹,虽然已经破损不堪,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与壮丽。

      在观看《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时,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惋惜。英法联军在园内进行了一番抢劫后,又下令火烧圆明园,这座汇集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智慧的艺术宝库就这样被侵略者毁于一旦。这一幕幕令人心痛的景象,深深地刻入了心中。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人的耻辱,也是全人类的耻辱,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遗憾和损失。火烧圆明园表面看来是一种侵略,但更是一种野蛮行径,是强盗对文明的践踏与毁灭。园内那么多宝物,都凝聚了能工巧匠的智慧;那么多建筑,都汇聚了世界名胜的精华。这样的宝物化为灰烬,它的损失,是无论多少金银财宝也无法弥补的。

      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圆明园的毁灭警示着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努力读书,振兴中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也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圆明园观后感

观看《圆明园》纪录片,我被深深震撼。从诗意的开头到辉煌的描绘,再到残酷的历史瞬间,每一个画面都如同刀刻般清晰地印在心中。
圆明园,一个建筑艺术的瑰宝,园林艺术的精华,它承载了150余年的辛勤与无数的投入,却在英法联军的肆意焚烧中化为灰烬。那些独一无二的文物,无价的青铜礼器、精美的陶瓷花瓶、历代名人的书画,它们的消失,不仅是无数汗水和金钱的损失,更是中国独特文化的毁灭,全世界历史遗产的损失。
悲痛之余,我思考着为何自己的珍宝会被外族轻易掠夺。答案是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国家的衰败让列强肆无忌惮。我深感国家强盛的重要性,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贡献力量。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段历史的痛,更是提醒我们对国家强盛的迫切需要。让我们以历史为镜,铭记过去,为国家的未来努力,让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是一部屈辱史,它使我深思!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篇一
  这个星期,我看了一部数字纪录片,它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圆明园》讲述了18世纪,大清帝国由兴到衰,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康熙,雍正和乾隆创造了清朝空前的盛世,但是,正是这巨大的财富让后任帝王放松了警惕,豪华的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下化为灰烬。
  最让我有感想的片段是:1840年,英国向我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派出了三万人马和英军抵抗,英军只有八千人。清军的武器仍是200多年前的刀剑,鸟枪抬铳。而英军的武器却是那时最先进的来复枪和连发枪。尽管如此,清军士兵仍然浴血奋战,就像一名英国军官说的一样:虽然清军的武器很落后,但是他们的勇气令人尊敬。与此咸丰皇帝却十分懦弱,优柔寡断,没有在战争现场指挥战斗,而是逃亡避暑山庄,在那里吸鸦片,由妃子伺候着沐浴。
  这两个片段鲜明的对比,让我十分愤怒。我觉得,身为大清帝国的元首,咸丰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在战争现场指挥战斗,鼓舞士气。可能不管他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包括他在内的前几代皇帝保守和自大让帝国落后的局面,无法改变一场早已注定要失败的战争,但是如果他首先当了逃兵,他就没有尽到一个国家元首应尽的职责。在这样的皇帝统治下的大清帝国,就注定要毁灭。
  《圆明园》是我国首部大型史诗性数字纪录片。它记录了雍正的努力和志向以及乾隆的自大和对西方工业革命的不屑一顾。《圆明园》让我看到了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王至诚,他们都想让中国皇帝看到科学的力量,但都没有成功。他们只能为皇帝服务。
  在康熙和雍正创造的巨大财富下,圆明园怎么会被毁灭呢?因为皇帝的保守和自大蚕食了大清帝国。皇帝认为清朝是天朝,坚不可摧。他们没有与西方交流,根本不知道农业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骑兵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尽管英国特使送给了清朝大炮和枪支,但是皇帝却没有想到去改进清军落后的武器。中国的皇帝把钱都花在了享乐上,没有花在教育和国防上。圆明园会在地球上消失。
  《圆明园》是一部屈辱史,它使我深思!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篇二
  看了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是威严,壮观的。如此宏大,优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宫。百年前的帝王们的宫殿都是如此的华丽,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叹。
  然而凡尔赛,东宫都还在,供各国慕名前来的游人赏玩。而今天的圆明园呢?一片废墟而已。空空的杂草地上将近一米高的野草随着微风晃动的,后面的白玉砖基无力地诉说着一世的辉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们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目的是炫耀他们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大清王朝一统中华,巩固藩属国建立了东亚不可一世的霸权,也起了圆明园。当年起楼玩乐的人们很快地不再了,而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历史到底是在叹息,还是在偷笑王朝统治者们的妄自尊大?
  我经常想象,如果我是当年劫掠圆明园的军人,我会怎么想?一个几乎不可理解的国度的最高宫殿……也罢!可能我们不应该苛求那些军人去理解这古老而优美文化的意义——他们只是些英国和法国的普通士兵罢了。他们当然没有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更没有中国文化对帝王权威的顶礼膜拜。他们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弃义残忍杀害的本国外交官和士兵,只是圆明园中数不尽的可能意味着自己几年工资的无数珍宝。英帝国的士兵或许希望能拿到些好东西回去卖个好价钱,来弥补生计……
  这是多么巨大的误会,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国人的一个宏伟建筑被外国的“洋鬼子”们一把火烧掉了。
  多少中国人真心热爱的国家的象征?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又是在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爱着这个国家?外国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华宫殿总是可怜兮兮地被街头的穷人抢占的风头,这是为什么?这个国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议的伟大之处,而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却仅是这几千亩好地却连一颗庄稼也没有种的,由破坏性消费所建成的地方?
  这就是圆明园,万园之园,它的被外国人所毁无疑是一出可怜的悲剧。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篇三
  今天的班会课上,陈老师安排我们看纪录片《圆明园》,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了解圆明园从前的壮观辉煌,也让我们记住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巨大耻辱。
  刚一上课,我们就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观看纪录片《圆明园》。影片首先介绍了大清国的建立和康熙皇帝的艺术、科学修养以及治国情况。影片从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的视角,叙述了几代皇帝为修建圆明园而付出的努力。
  在看影片前,我们已经学过了《火烧圆明园》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对圆明园的历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们对圆明园这座伟大的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画院为圆明园所画的建筑图时,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的景象使大家为之惊叹,特别是在建造圆明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这真不愧是在幻想艺术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迹。”可惜的是这个伟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毁,从那时开始,这个伟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时期的繁华与昌盛,脑海中映起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倩影,这个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伟大建筑现在只能成为梦影。而原因正是因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丰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这让英法联军有机可乘,掠夺与烧毁了这个伟大的建筑。我对英法联军的残暴行径与毫无人道主义、对文明艺术的摧残表示强烈的愤慨,对大清国的衰落腐败表示无奈和同情。只能说是弱肉强食,谁叫我们当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者。所以说,要想强国,则必须强民。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导语:圆明园是清朝面积最大,耗费资金最多的皇家花园,据说当年因为修园的经费不够,还是动用了海军的经费才建成的。“圆明园,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在原来华丽的宫殿里,收藏着难以计数的珍珠宝物。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园艺、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被誉为‘万园之园’。但是在一百多年前,英法两国联合对华发动第二次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继而放火焚烧,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留给后人的只剩下现在这些残垣断壁……”
  看着眼前这片凄惨的景象,我不禁想象圆明园以前那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以及具有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漫步园内,犹如在天南海北游历,饱览中外风景名胜,令人仿佛置身于人间天堂!
  想到这,我的悲愤都快要从胸膛中涌出:圆明园,你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你却被强盗们无情地蹂躏摧残至此。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无声地警醒着中国人民要勿忘国耻,发愤图强,使中华民族永远强盛!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2
  圆明园--是英法等八国联军曾经罪孽的见证,它的毁灭让人心痛,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
  曾经不止一次的游览圆明园,不止一次的解读那段让人心痛的历史,史书中记载的圆明园简直如人间仙境,她既见证了从康熙帝到同治帝奢侈的皇宫生活,也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每次走进圆明园,赫然入目的却是断壁残垣,一块块残缺不全的石碑在向我们诉说当年的苦难,幸存的石狮子还有那一块块瓦砾和石头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八国联军的贪婪掠夺……
  儿子所在的大兴区第中学社会大课堂活动----“穿越圆明园 ”让我再一次走进圆明园,这次活动让我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收获……
  初二年级十五个班,七百多学生,在校长主任和每个年级班主任的带领下,坐上旅行社的大巴开往目的地--圆明园
  和孩子们坐在一起,我觉得自己瞬间年轻了,好象回到了学生时代,看着青春活力十足的孩子,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盼着快点到达目的地,快点走进圆明园。
  说到这里,我要为大兴中的校长以及全体教职工点一个赞!就是因为她们的辛勤工作,才有了七百多学生的有序参加活动,虽然在半路上乘坐的大巴出现了一点故障,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分别坐上其他班级的车子,而且在车上,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了教师和孩子们的素质---互相让座,在心里为孩子们点了赞!
  顺利到达圆明园,在那里,有旅行社里面安排的工体大学的学生担当这次活动的教练,并且安排一个安全员协助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校长和年级主任一直在一边协助管理,各个年级的班主任也是寸步不离,而我们被学校邀请的学生家长们更是一路紧紧追随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不但协助教师管理,而且也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开始,所有的学生齐聚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由旅行社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讲解圆明园历史,随后宣布活动开始,每个年级做风采展示,宣读自己的队名与口号,儿子所在的十四班,由于在路上所乘坐的车子出现故障,以至于同学们做的准备不太充分,风采展示上出现了一点小意外,但却没有影响同学们的斗志,他们一个个擦拳磨掌,跃跃欲试,班长分配任务,同学们积极响应。
  在教练和安全员的带领下,15个年级开始比赛,答题、找残图、做游戏……班主任和我们两个家长一直跟在学生身边,看着他们团结作战,细心观察,投入游戏,主动出击……出色的完成一个个任务,我不禁的为孩子们高兴,也在心里由衷的感谢学校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
  午饭时间到了,孩子们都自己带着午餐,在吃饭的时候,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和亲密无间,还有班主任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那一刻,我觉得大家真的就是一家人,一起分享,一起开心……
  午饭后,活动继续,孩子们的热情不减,活力十足,在教练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最后的任务,第一个到达集合点!
  所有班级完成任务集合以后,我们的班级又做了一次风采展示,算是因为故障给我们的补偿。接下来就是紧张的评分……
  在主持人喊出:“本次穿越圆明园社会大课堂活动第三名的班级是——十四班!孩子们沸腾了,班长甚至开心的忘了前去领奖,在同学的提醒下才上前领回了班级的集体荣誉---三等奖的奖杯和小礼品。
  颁奖完毕,校长做活动的总结讲话,她说:我们穿越历史,寻找历史,记住历史,牢牢记住历史留下的教训……我们学校不是死读书,我们要走出校门,我们要让孩子们的知识面更宽,见识面更广,我们培养的是智商情商兼备的有用人才!
  活动结束,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有序的坐上自己班级的车子,而我有幸的和校长主任坐在一辆车子里,在路上,校长和主任不但给我们两位家长介绍学校以后将要组织的活动,而且向我们征求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并且耐心的听我们讲自己的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对我们的问题做出解答,既给我们出主意找方法,又感同身受的把自己作为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经验传授给我们……
  车子在飞驰,孩子们静静的回味这次活动带给自己的感受,校长和主任语气轻柔的为我们解疑答惑,我知道,我的孩子真的是幸运的,因为进入大兴中,因为中的教学理念,因为中真心育人的教师!
  谁说游圆明园心中除了牢记国耻,就是心情沉重,这次我是开心的,你开心吗?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5